Sie sind hier: 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 > 城市社会学 > 精神与城市精神 > 
ChineseEnglishDeutsch
25.4.2024 : 3:32 : +0200

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

精神与城市精神

                                  邓伟志

    第一,从精神与物质关系看谈城市精神之前,我想先说一下精神。精神是对物质而言。

      之所以劈头就讲这个老而又老的问题,是因为这是一个基本而又基本的问题,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又是一个很容易忽略或者违背的大问题。如果结合实际来谈的话,那一定又是一个日日新,又日新的问题。

      联系到这次“城市精神”大讨论,可以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上,引出两点:

      第一,城市精神的讨论千万不要拘泥于生活语言上的“精神”来讨论,要从哲学意义上的精神去展开来。精神应当包括:思想、观念、理论、学说、法律、道德、方针、政策、计划、方法以及通常说的情绪、决心和干劲。从狭隘的精神上去讨论,好处是易于联系思想,触及灵魂,缺点是浮而不深,来得快,去得快。如果从广义的精神上进行讨论,开掘面广,容易钻深。小精神是小开关,大精神是大开关。大开关管小开关。磨刀不误砍柴工。像现在多数部门所做的那样,教育界讨论教育思想,政法界讨论政法文化,组织人事部门讨论人才观,建设部门讨论廉政文化,立意就高了,思路就开阔了。把大精神讨论清楚了,小精神也就迎刃而解,能够做到整体推进精神文明的建设。精神是民族的灵魂。国不在大,有精神则高。国家有时也不在穷富,有精神则久。希腊不是大国,也不是富国,可是至今还有人“言必称希腊”。为什么?因为有苏格拉底的思想、柏拉图的著作、亚里士多德的精神。精神是没有围墙的,是久远的。

      第二,城市精神的讨论要紧紧扣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管精神的反作用力有多么大,不管精神的独立性、能动性有多么强,精神还是由物质决定的。精神能够动一动全部来源于社会存在。把精神的作用强调过了头,搞精神万能论,会滑到唯心论那边去。因此,在“城市精神”大讨论中,切忌凭空拔高,拔高,再拔高,结果搞成空中楼阁。有少数地方一说“精神”就把成语中的美丽的褒义词加以叠加。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背得出,做不到。反之,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上谈精神, 从劳动生活、消费生活、精神生活上谈精神,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宗教生活上谈精神,从体制、机制上谈精神,就比较实在,容易记在心里,做在手上。

      说了精神,再说城市精神。

                      第二,从城市与农村的比较看

      城市是相对于农村而言。——恕我又来了书卷气。城市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力的发展,几十倍、上百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伦敦的的出现。同时,人们也很快发现,农村变城市以后,犯罪率急剧上升。在犯罪率上,城市高于农村,概莫能外。

      为什么?

      一、城市的异质性。农村人口有差别,但那是细枝末节上的差别。在经济上,城市的基尼系数比农村大得多。在文化也有高低悬殊。在素质上,城市更是有落差。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上,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不仅如此,从体质人类学上看,农村可谓“清一色”,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特别是开放的大城市,各种肤色的人都有。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同类相从。不同类呢?差异就是矛盾。城市差异大,自然矛盾多。矛盾有可以化解的一面,也有导致激化的一面。激化了,文明会受到破坏。

      二、城市的匿名性。在农村,一个屯、一个沟、一个岗上的人,彼此了如指掌。不仅是人,谁家的鸡,谁家的狗,谁家的猪,大家都一清二楚。城市呢?一墙之隔不知姓甚名谁。市民之间空间距离很近,心理距离很远。这样,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比较困难。尽管城市的邻里关系有亲密的,但较之于农村亲密程度甚远。在城市,邻居被杀掉了三天,还以为他在上班。市民的这种匿名性,为犯罪留下了可乘之隙。这也是城市犯罪率高的缘由。匿名性也会导致市民把自已封闭起来,像小农那样“各扫门前雪,不管他人互上霜”。

      三、城市的密集性。城市人口密度约为农村的百倍、千倍、万倍以上。密集性带来磨擦性。距离远,难以磨,难以擦。零距离,比肩继踵,不磨、不擦才怪呢?“挤公交车挤出矛盾”。有“堵车”就有抢先,也会抢出口角。城市的磨擦性是城市病的病根。上面讲市民心理空间很远,这也就罢了,可是又偏偏来了个空间密集。心理空间本来就远再遇上空间密集,就是雪上加霜。

      城市难免有城市病,可是城市病有轻有重,城市病也决不是不治之症。正因为有城市病,不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有人讲城市精神。我想,我们今天讨论城市精神,其起码的要求是缓解城市病,振奋市民的精神状态,革新市民的观念。承认有城市病,恰好说明城市精神讨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在看到城市异质性、匿名性、密集性的负面效应的同时,也要看到这“三性”的正效应。矛盾再多,在解决矛盾的高手面前,也是可以转化的。

      异质性换个角度就是多样性。多样性恰恰是我们所需要的。只要转变观念,异质性就是好事。异质性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面是主要的;异质性的主流一面也是战胜异质性支流,即弊端的力量。异质性要求包容性。我们要弘扬包容性,用包容性来克服异质性的弊端。因此,包容的精神、兼收并包的态度,应当是城市精神的重要内容。

      匿名性有益于城市的一面不多,这就要求城市尤其要强调公开性,增强透明度,开展互动,互爱、互敬、互帮、互助。互动精神差,匿名性对城市的危害就大;反之, 互动精神强,匿名性对城市的危害就小。而城市中的多种多样的媒体,便是交流、互动的有效工具。因此,互动的精神也应当是城市精神的又一重要内容。

      密集性加剧了、激化了城市的矛盾。矛盾处理不好,就是破坏。不过,人活着不就是为解决矛盾的吗?没有矛盾,只有小矛盾,不仅是不可能,就是有可能,岂不是太平淡、平庸了吗?一般说,解决矛盾就是前进。既然城市矛盾集中,就要求城市市民有更高的和合文化,有更强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

      城市自身固有的“三性”,要求城市把包容的精神、互动的精神、团队的精神这“三种精神”作为城市精神构成的主要内容。城市有必要弘扬包容的精神、互动的精神、团队的精神,城市也有可能弘扬包容的精神、互动的精神、团队的精神。没有这“三种精神”城市就不成为城市,市民就不成为市民。这“三种精神”有共向性。这“三种精神”是对市民的评价尺度。

                         第三,要强调现代城市精神

      城市是过程。城市有其自身的历史。在今天讨论城市精神,要有时代性,前瞻性。今日之城市是后工业城市。今日之社会是知识社会,是信息社会、网络社会。过去是:拿镰刀的是农民,打斧头的是工人。今天的工人还有多少拿斧头的?机器分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工作部分,自从增加了一个控制部分以后,机器变成了机器人。今天,作为机器大脑的网络是生产资料,也是生活资料,还是交换、分配的工具。城市马上就要成为数字城市。因此,在21世纪讨论城市精神,要着眼于网民,着眼于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给城市的影响。

      知识、信息是属于人类的。知识、信息不仅没有排他性,而且是愈用愈可珍贵。知识、信息可以在共享中增值。这就要求生活在知识社会、信息社会中的人群,眼界要放开,心胸要宽广。过去有些人把信息当资本,靠信息垄断来维持统治。在信息化实现以后就不行了。你可以点击,他也可以点击。你可以随意取得某一条信息,他也可以随意取得某一条信息。共享性带来平等精神,随意性带来自由精神。可是,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中,平等必然会遇到反平等的阻力,自由必然会遇到反自由的阻力。因此,倡导平等精神、自由精神的任务就显得更加紧迫。

      数字化既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和发展,又是对人文精神的消解和背离。人文精神一旦展现为数字化以后,数字化与市场化相结合,往往导致物慾膨胀,私慾横流,导致人心的外化,一句话,导致精神的异化,致导精神的非精神化。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大声疾呼要讲一点精神,多讲一点精神。这些年总体讲,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硬”,实际上有的地方是一手硬,一手软,严重失衡。

                      第四,城市精神与民族精神

      我国有好多城市都在讨论城市精神。各个城市的城市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城市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基础。水涨船高,各个城市的城市精神丰富了,全民族的民族精神才能得以丰满。各个城市的城市精神提高了,全民族的民族精神才能得以放飞。

      可是,各地在讨论城市精神时,务必把民族精神放第一位。民族精神第一,地方精神第二。万万不可以地方精神冲淡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涵盖面广,海外华人都可适用。现在有些人讲地方精神头头是道,讲民族精神不甚了了。甚至还有把民族精神讲歪了的。比如有人把中国“人为贵”的人本思想,把“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摒于民族精神之外,是十分可惜的。

                         第五,结论

(一)      要高度强调精神,同时要强调体制、机制的制度建设。因为源头在“存在”。

(二)      讨论是当务之急,也是百年大计。经全民讨论出的“精神”,不宜转瞬即逝。

(三)      要讨论狭隘的精神,更要讨论广义的精神。精神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四)      要继承光荣传统,更要不断刷新观念。现代城市需要现代城市精神。

(五)      要讨论地方精神,更要弘扬民族精神。精神也要打“中华牌”。

(六)      要重点突出,更要整体推进。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事先联系www.dengwei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