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 sind hier: 散文、诗歌、特写 > 人物 > 邓伟志的领导 > 看了姜椿芳讲出狱第一天的手迹以后 > 
ChineseEnglishDeutsch
23.4.2024 : 8:50 : +0200

散文、诗歌、特写

从“俄国通”到“狄德罗” ——看了姜椿芳讲出狱第一天的手迹以后

                                                  邓伟志

      姜椿芳的后人把姜椿芳的手稿献给上海图书馆名人手稿馆收藏。我看了姜老在视力极差的情况下,写的那些歪歪扭扭的、有时是两行交成一行的手迹,心颤了,泪夺眶而出了。我忆起了姜老拿放大镜审稿的形象,忆起他说话慢条斯理、走路步伐凝重的高大身影。

      余生也晚。我知道姜椿芳的名字,始于1962年。那时我在中共中央华东局政治研究室学习组工作,具体任务就是一条:读《列宁全集》。读列宁,结果读出了一个姜椿芳。因为他是参与翻译并领导编辑出版《列宁全集》的中共中共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副局长。再一读,就知道姜椿芳是中国有名的“俄国通”。 他1931年任满洲共青团省委宣传部长时,结识了很多苏联人。1936年姜椿芳在上海从事苏联电影的翻译工作。鲁迅在1936年10月10日的日记里所写的“往上海大戏院观《Dubrosky》,甚佳。”这“甚佳”的影片就是姜椿芳翻译的。那部感动中国几代人的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译者根据英文译好后,再由姜椿芳按照俄文原版校正的。1941年姜在苏联塔斯社工作。建国后,他创办了上海俄文学校,也就是今天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前身。他熟悉苏联,苏联人更熟悉他。法捷耶夫、西蒙诺夫、尤金、罗申都是他的朋友。他为毛泽东、刘少奇、宋庆龄当过翻译。他还把《毛泽东选集》、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修养》译成俄文出版。

      不过,我得以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总偏辑姜椿芳领导下工作,始于1978年 调到中国大百科全书上海分社以后。这时的姜椿芳虽然仍是仪表堂堂,但是已经成了“盲人”。多年的囚禁使他患上了青光眼。他很少写字,也很难看书,有时实在不能看了,便请人读给他听。别人同他打招呼,如果不称他“姜老”,他会擦肩而过,因为他不知道你是在问候他。有次北京一位大学者在会上同他打招呼,他没反应,惹得那大学者背后说姜老“架子大”。姜老知道后连忙专程拜访。姜老最善于团结人。有些人不管他们之间有多大矛盾,可是两方面都跟姜老谈得来。

      这“俄国通”后来又怎么会成为“中国狄德罗”的?这要从那辛酸的岁月说起。“文革”中姜老被康生等人以“苏修特务”的罪名关进了秦城监狱。他曾对我讲起被送进秦城的经过。他说:他被戴上手铐,蒙上眼晴,拖上汽车开走了。开到哪里去?不告诉他。但他从汽车上坡下坡的颠簸情况,从汽车跑的时间上判断,猜得出是进了秦城。在秦城一关就是2407天。 在秦城他反复琢磨:文革怎么会闹到这个地步?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干出那么多缺乏常识的、幼稚可笑的事情?文化革命怎么那样没文化?他想起他家里的那套沙俄时代的百科全书,想起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狄德罗编纂的那套百科全书在历史上的启蒙作用。他想起马、恩、列喜欢运用各国大百科的故事。他暗暗下决心出狱后 一定编一套《中国大百科全书》,也来个新启蒙。

      1975年4月19日他出狱了,当天就向来看望他的王惠德、张仲实等人提出编大百科。于光远支持他“大讲特讲”。1975年底政治形势起了变化,但他毫不灰心,继续搜集百科资料。直到1978年 他正式打报告给党中央。我看过批复的原件,记得当时除最后一位中央副主席因为不分管出版而没画圈外,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都批示同意。邓小平两次偕姜椿芳会见外国百科全书主编。自党中央批准后,姜老四处游说,求助于各路专家。到南京大学讲百科,因为大雪封门,他是由我等驾着步行进南大的。他在上海给专家做报告,没有稿子,他也看不见稿子,仅凭记忆,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复旦大学一位老教授为姜老的魅力所折服,在听了姜老报告后激动地提高嗓门说:“我几十年前就敬佩小姜,今天听了报告,我更崇拜姜老。记得40年代初,小姜约我为《时代》周刊写文章,我怕国民党讲我赤化,没有写,惭愧!惭愧啊!”老教授说着说着哽咽了。

      姜椿芳是中国百科事业的奠基人。他用来奠基的不是土,更不是权,而是他那“超狄德罗”的人格魅力。

 

      附姜椿芳手迹影印件上的文字:《中国大百科全书》及其出版社在草创阶段的一些情况:1975年4日19日,我出狱的那天,中央编译局的负责人王惠德、叶直新、张仲实同志来看我。我谈起狱中的设想:编译局已经译出了《马恩全集》《斯大林全集》,是否可以用现有的编译力量,配齐一些有专业知识的编辑,编辑中国还缺少的大型工具书——百科全书。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事先联系www.dengwei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