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 sind hier: 散文、诗歌、特写 >  > 《老人》序 > 
ChineseEnglishDeutsch
20.4.2024 : 0:24 : +0200

散文、诗歌、特写

《老人》序

                           邓伟志

      中国老龄化的步子在加快。尤其是大城市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可能还会更快一些。面对老龄化的趋势,我们应该怎么看?是喜还是忧?
      从研究出发,提醒人们关心一下老龄化社会中可能会遇到的新问题,迎接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有点“忧”,是有益的。可是,从根本上说,从战略上看,老人比例的提高是值得庆贺的大喜事。
      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伴生物。经济发展不是目的,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们的必然归宿和终极目的。现在针对某些人的短期行为,重视了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持续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之一,但不是笫一原则。经济、社会发展的笫一原则是以人为本。我们通常说的社会是人类社会。人类社会不以人为本,还能以什么为本呢? 经济上去了,人口质量下来了,不是我们所要提倡的。人口质量包括的方面很多,有生理的,有心理的,还有政治、文化、技术等等。生理、心理等的综合效应是寿命的延长。人口的期望寿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是生活质量的综合体现。一般说来,哪个国家人口的寿命长,那个国家的生活质量一定高。长寿是福,是老寿星之福,是家庭之福,也是国家之福,社会之福。我们不仅不能因老人比例高而愁眉苦脸,相反的,应当欢欣鼓舞,引以为骄傲。
      有些人之所以谈“老”色变,说到底,是对老人的评价问题。人的一生是分阶段的,从价值判断上说分有效期和无效期;有效期,又分高效期和低效期。健康的老年属有效期中的低效期。所谓低效是说手脚比青年人慢了,反应不十分灵敏了。可是,低效并不是全面低效,正像高效期中并不是全面高效一样。总体的高效中有部分低效;总体的低效中有部分高效。老年人脸上有老斑,不好看;在青春期中,生青春豆,不也让青年人苦恼吗?在低效期中,如果学会扬长避短,可以变低效期为高效期。反之,如果在高效期中,扬短避长,也会变高效期为低效期。为之,则低者亦高也;不为,则高者亦低也。我们常说:“老有所为”。这个“为”字大有学问。为得好,叫余热利用;为得再好一点,叫余热发光;再为得更好一点,便成了余热发电,让处处发光。说得极端一点,苏南乡镇企业的兴起,在技术上是靠退休工人起家的。对知识分子来说,包括干部在内,有时候退比不退作用更大。“屁股决定脑袋”,在位时,受各方面牵制比较大,讲话讲套话,办事打官腔。一退下来,牵制没有了,手脚放开了,反而焕发了青春,敢作敢为,胜过年青人。古人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其实,对好多老同志来讲,人之一退,其言则高。这是众所周知的,当然也有少数例外。树古鸟多,水深鱼多。真正确立了老人是财富的观点,就会为老龄化的到来引吭高歌。
      至于说中国是“未富先老”,这诚然是值得注意的客观存在。可是,这绝对不能成为我们"恐老"的理由。古人有言在先。《后汉书·马援传》说得很清楚:“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唐代的一位少年发挥得更好:“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们一老一少把“老”与“穷”的关系讲得鞭辟入里。 我们在思考21世纪的人口老化问题时,在处理“老干”与“新枝”的关系时,总不能比古人有所逊色,总应该超过他们才好。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在“壮”和“坚”上多下功夫,中国在解决老龄化问题上一定会走出自己的康壮大道,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1998.11.23.于上海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事先联系www.dengwei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