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JSmenuf7723 = new JSmenu(1,'JSmenuf7723Form'); var eidf77231=0;
Sie sind hier: 社会学、人类学 > 社会学 > 社会学学 > 实践是解放社会学的钥匙 > 
ChineseEnglishDeutsch
19.4.2024 : 12:37 : +0200

社会学、人类学

实践是解放社会学的钥匙

                                 邓伟志      

      社会学在中国重建的20年,是社会学大解放的20年。
      没有思想的大解放,便没有社会学的恢复。我清楚地记得,在邓小平1978年提出恢复社会学以后,教育部曾发文要求一南一北两所名牌大学率先建立社会学系,可是这两所大学的在当时还是思想很解放的校领导不敢率先建立社会学系。这说明恢复社会学的思想阻力有多么大!曾几何时,社会学系、社会学研究所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这应该说是社会学界思想解放的产物。
      没有思想的大解放,便没有今天社会学的发展。在社会学恢复以后,社会学也遇到过不少挫折。90年代初,有人曾提出社会学停止招生。后来被社会学界顶住了,结果还是继续招生。如果停止招生,今天就不会有那么多年富力强的社会学家和社会工作者了。如今社会学的队伍茁壮成长,论著呈几何级数增长,社会学已成为党政部门决策的不可缺少的参考学科之一。这种欣欣向荣的局面之所以能够出现,并且持续发展,应该归功于社会学界的思想解放。
      可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学界也有思想不够解放的一面。这表现在:一、有人以洋人之论为己论。用西方的观点吓唬中国人,把西方的文章七拼八凑成自己的“著作”。二、有人以长官之论为己论。有些文章套话、老话充斥。作品是替长官诠释。三、有些文章淹没在数字堆里。本来有提练理论的很好条件,可是不去提炼。真理到了鼻子尖下也不敢去抓,生怕“触电”。四、在大批判的风浪来的时候,社会学的刊物也会赶浪头,批判不该批判的东西方社会学理论。虽然是应付,但是在社会学界内部留下刀痕。
      上面讲的四种情况上涉及个别人。比较多的人在思想禁铜上是交叉感染。看到有人“杀鸡”,居然也会“惊”了自己这个“猴”;看到有人“杀‘猴’”居然也会“惊”了自己这个“鸡”,于是经常像个惊弓之鸟。其实,不必那么紧张!不必自己吓唬自己,不必你传个小道吓唬我,我传个出口转内销的商品吓唬你。这在社会学上叫“社会感染”。社会学界的人对付不了“社会感染”怎么行?
      社会学要解放思想,重要的一条是尊重实践。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是长青的。实践是不断向理论挑战的挑战者。理论界只要应战,就必有突破,必出新论。社会实践是社会学理论的富矿。实践中有许多课题有待研究。只要我们遵循理论研究的规律去认真研究,就一定会从富矿中提炼出“优质钢”来。研究出来的东西优不优,新不新,不是听长官的,有时甚至是不能看是否得了什么奖,而是要靠实践检验,要恭听历史评价。实践是理论的裁判员。
      社会学要解放思想,对领导人来讲,是要为社会学界提供一个宽松、宽容、宜人、宜学的学术生态环境。作为领导者最忌的是疑神疑鬼,草木皆兵。最不应当的是,有些领导人不看全文,便在斩头去尾的简报上写批语,便听信左右的扇风点火。几十年来不知在这方面吃过多少亏?
      对我们社会学理论工作者来讲,是个增强理论勇气、增强理论坚定性的问题。过去毛主席在讲要敢提意见时,提倡过“五不怕”。基本精神现在依然适用。社会在进步。
      因为一篇文章而坐牢杀头的事如今不大会有了。在新时期,似乎应该提出新的“五不怕”。比如:不要怕上级点名批评,不要怕不给晋升,不要怕不许带研究生,不要怕不许开课,不要怕不许发文章。
      社会学在很多国家被认为是不讨人喜欢的学科。在中国,上面说了,被当作决策依据。这是大背景。可是事情是复杂的。牺牲总是难免的。作学问也是少不了献身精神的。为社会学献身是值得的。社会学家一要为国献身,二要为学献身。“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都要抓住社会学不放松。
                                              2000.11.10 写于62岁生日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事先联系www.dengwei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