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 sind hier: 政治问题、政治社会学、政治经济学 > 公共政策 > 经济与社会 > 学习16届3中全会决定的体会 > 
ChineseEnglishDeutsch
28.4.2024 : 22:22 : +0200

目的在于社会发展 ---- 学习16届3中全会决定的体会

                            邓伟志

      中共16届3中全会是一次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对中国国情民情作了深刻分析,给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次会议的精神正在中国大地上发生深远影响,必将给中国社会带来伟大的转折。

一,  对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现状的比较和评价

      近年来,中国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我想,我们会异口同声地说:是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如果再问:近几年来,中国最大的不足是什么?我想我们的回答不会完全一样,但我肯定会有一部人回答,是社会发展的滞后。

      社会,有三个层次的概念,第一是除了自然界之外,都是社会,把经济包括在社会之中。这叫广义的“大社会”。第二是把社会仅限于社会生活,这叫狭义的“小社会”。我这里,既不采用“大社会”的概念,也不采用“小社会”的概念,我采用“中社会”的概念,即,除了自然,除了经济以外的社会。这就是:科、教、文、卫、体,安全,环境。我在这里把经济与社会并列起来。也就是人们常讲的“两手抓”的“两手”。

      我们的五年计划,本来叫“国民经济计划”,20年 前改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这一改,改得好,是一个“质的飞跃”。可是名称的更改不等于内容的更新。如果把更名后的各地各级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打开来看一看,作些比较研究,就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都是经济重,社会轻,都是讲经济头头是道,讲社会囫囵吞枣。讲经济的时候,指标清晰,讲社会的时候,尽是模糊数字,模糊语言,比如说什么“加强”呀,“重视”呀,“繁荣”呀,“阶段性成果”呀,等等。“加强”的力度到底有多大,不知道。什么叫“繁荣”?对不起,不知道。没有指标的“加强”,不一定是加强;没有指标的“重视”、 “繁荣”往往是打引号的“重视”、“繁荣”。

      比如说,我们哪一年不讲“加强社会治安”,可是,我们的治安情况到底怎么样?大家心里有数。我们的犯罪率很高啊﹗谋财害命的事多有发生。我们的大案要案一直居高不下。我们副省、副部级以上的犯罪人数,从两个月抓一个上升到一个月抓一个,一个半月抓一个,去年抓了23个副部级,今年(2003年)还没完,已经抓了十五六个。

      现在大厦林立,大厦比森林还多,可是,我们是不是思考过平均每建一座大厦就有一贪污犯在挖大厦的墙脚?

      20年前,中国没有高速公路,现在高速公路越修越长,中国已有近200万公里的公路。这是天大的好事。过去唱“我们走在大路上”,现在我们是走在高速公路上。可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每修一公里公路就有一个罪人被抓起来。犯罪与公路同步前进。我们已经有七,八个省的交通厅长成了阶下囚。这里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我看,与一手硬,一手软有关。忽视社会发展,既是深层次的原因,又是浅层次的原因。

      从社会结构来讲,城乡关系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工业化进程很快,可是,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如何?城市化水平为什么会大大落后于工业化水平?姑且不说不少农村没有在城市化上化起来,先议一下:现在仍在农村生活的农民是不是像城市那样在共同富裕?按说,农村的增长速度应当比城市更快才是,农村的改革走在城市前面嘛!可是,事实上恰恰相反,农民在相对贫困化。城市之间的剪刀差在缩小了一阵以后,如今又在急剧扩大。关于城乡二元结构,曾有一个插曲。大家知道,有个基尼系数,它是衡量贫困差别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说,即基尼系数在0.3到0.4,算正常,超过0.4就是不正常,意味着社会冲突就要到来,就该受到社会警告。现在中国的基尼系数为瑞典的两倍。够高上的了!有这么两位权威人士为了降低基尼系数,为了把我们社会结构的帐面做得好看些,公然提出中国应当有两个基尼系数:一为城市的基尼系数,二为农村的基尼系数。这两位权威人士的美好设想,后来受到一位有识之士的尖锐批评。批评者指名道姓地写道:你们两位都是有头有脸的人,你们提出搞两个基尼系数的主张无疑会降低基尼系数,可是,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如果人家要问:中国的基尼系数是多少,你该如何回答。我不以为你们两人有制造两个中国的企图,可是,你能告诉人家中国有个基尼系数A,还有个中国基尼系数B吗?在客观上是不是在制造两个中国呢?棗这就是读者对两个基尼系数论的回敬。我同这位批评者的看法一样,决不以为他们两位会有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但是,我敢断言他们两位在制造“城乡二元结构”,依照他们的说法做下去,一定会加剧城乡间的不协调。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社会的现状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这是掩盖不了的事实。联合国,还有些别的组织,包括学者,为了防止腐败蔓延,殃及他国,每年评估各国腐败的情况,中国的名次不容乐观。为了惩治腐败,他们还把腐败同关税挂钩。用关税迫使一些国家减少腐败现象。

     中国经济与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关切和注意。大家知道,这次16届3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五个坚持”。我分析了一下,“五个统筹”中大部分讲的是社会,第一个“统筹城乡发展”,讲的是社会结构中的城乡结构,第二个“统筹区域发展”,讲的是社会结构中的区域结构,第三个“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那更是讲的“经济与社会”的关系。16届3中全会讲的“五个坚持”,其中讲到“利益关系”,说白了,就是社会结构中的“阶级阶层结构”。第五个坚持,那更是名正言顺的经济社会问题。还有16大以及16届3中全会讲的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这“六个更加”中除了第一个是经济外,其他五个都是社会。在16届3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政变目前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够协调的情况”。这是一个正确的判断。领导同志还批评了“四个忽视”,即“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忽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忽视资源环境的保护……”概括起来就是“忽视社会发展”。16届中央领导如此重视“经济社会协调”,这般注意经济社会不协调的存在,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务实的风格,是新一届领导在科学发展观上的一大突破。

      科学的发展观包涵四项原则,第一是人本,第二是全面,第三是协调,第四是持续。以人为本,说起来轻松,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无视以人为本的现象比比皆是。现在中国的自杀率很高。每年自杀24万人。自杀不同于他杀。他杀固然有社会原因,自杀有着更深刻的社会背景。我们的精神病发病率一度很低,曾到国外介绍精神病发病率低的经验,现在精神病发病率高了起来。精神病与精神压抑有关。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全面进步为本。全面不等于协调,全面了更难以协调,因此在全面中要有比例,要平衡,要协调。协调是美。协调了方能持续。有人讲:近来出现频率高的一个词是:“科学发展观”。颇有政治敏感性!科学的发展观高于过去常说的“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只回答了一个近期与远期的关系问题,而科学的社会发展观是综合的,是立体的,多维的。

二、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论关系

(一)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

      先说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连饭都吃不饱的人是不会买电脑的。《红楼梦》里的焦大是不会唱葬花词的。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以经济发展为主,为中心,是必要的,是经济为社会发展创造前提,是经济为社会提供了生活资料,是经济为社会提供了工作条件。电脑的产生在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过去是“介绍”一个朋友,现在是“下载”一个朋友。 可是经济发展不是目的。社会发展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常说:为完成多少多少钢而奋斗,多少多少GDP而努力。在这种具体条件下,经济发展无疑是目的,可是,这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生活。为生产而生产,为GDP而为GDP不见得有助于社会进步。低水平的重复生产,可以提高GDP, 但是,生产过剩,有什么益处呢?再比如烟酒生产,── 举这个例子是要得罪人的,请吸烟喝酒的朋友包涵。烟酒是税利大户。一拉动烟酒业,税利就上去了。可是,烟酒的过量害了多少人?加速了多少人的死亡?这能成为我们的目的吗?再比如由性工作者办的性产业,不征地,不贷款,也没废气、废水污染环境,可它传染了疾病,污染了社会。最近有个城市,卖淫形成规模,卖淫与外国接轨。试问:这样的性产业能成为目的吗?有人说,两部汽车相撞,可以提高三个GDP。第一, 可以促进汽车修理业的GDP增加。第二,可以促进汽车销售业营业额的增加,第三,还可以促进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试问:这样的GDP能要吗?现在有些耐用的产品,有些越用越好的产品制造行业有意不叫它耐用。消费者耐用了,生产者就没有GDP了。瞎指挥也可出产值,想盖就盖,想扒就扒,也是GDP。经济增长不等于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也不等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可能是负发展,因此,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生产的目的应当是直接为了生活。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即重工业,也应当间接为了生活。

      现在讲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生活,不困难,很轻松。可是,过去并不轻松。在“真理标准”讨论之后,差不多与“真理标准”讨论的同时,在经济学上曾开展过“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讨论。生产目的的讨论,显然要与在中国流行多年的“先生产,后生活”的口号相冲突。用现在的话来说,“生产目的”讨论,触及到了“先生产, 后生活”的敏感问题。这边开展生产目的讨论,那边批判生产目的讨论;这边讲不能把“先生产、后生活”绝对化,那边说“先生产,后生活”功不可没。最后在争论快见分晓的时候,突然停止了生产目的的讨论。于是参加“生产目的”讨论的人自带干粮讨论,会议不管吃、不管住、不管论文打印,只提供会场。结果,各地去讨论的争先恐后,络绎不绝。可是,毕竟是权利在起作用,学术讨论最终还是夭折了。20年后反思过去,如果生产目的的讨论当时能继续下去,理论上更清晰,更成熟,更普及,中国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社会冲突,社会张力,社会失衡不会像今天这么严重。生产提高不等于生活提高。生产水平高不等于收入水平高,即增产不增收。收入水平高不等于生活水平高。生活水平高不等于生活质量高。现在拉美有些国家的人均收入比美国人高,但是生活水平没美国高。美国是大国、强国、富国,可是联合过评生活质量,美国从从来没有名次。现在有些收入水平高的家庭,不会生活,难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调查数据看,收入高的家庭没有收入中下的家庭和睦。有遗产的老人没有没遗产的老人幸福。富人不会做富人,是当前的一个大问题。

      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只能是人的全面发展。落脚点只能是健康长寿。平均寿命是个重要而又重要的指标。以人为本,决不是以死人为本。现在婴儿意外死亡率在上升。 “意外”怎么会上升的?发人深思。婴儿没有多少社会性,婴儿没有一点坏心眼,怎么会意外死亡的?这与我们在水、电、气上,只管大人,不考虑小人有没有关 系?

      经济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人,只能是人。人,分穷人、富人。按理,富人、穷人都是少数,中等收入的占多数。可是,中国的现实是,穷人多,五亿农民穷的多。要代表多数,经济政策就应当向穷人倾斜。现在,在许多国家的政党中,穷人党上台的多,这个社会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在政策上,向穷人倾斜,并不妨碍富人继续当富人。现在有专家在研究穷人的代继传承问题,即“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如果再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别忘了曾有人喊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二)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很难想像会有人到社会不安定的地方去投资。也很难想像会有人到没医院看病、没学校读书的地方办什么“总部经济”。

(三) 社会发展是经济的真实动力,持久动力。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的素质问题就是生产力第一要素的强弱问题。人的素质问题是人自身的事,也是社会的事。有首顺口溜写道:“领导把我当人看,我把自己当牛看,累死也心甘。领导把我当牛看,我把自己当人看,说什么也不好好干。”这几句话告诉我们平等的社会生活是经济发展的引擎。

(四)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导向。生产决定消费,消费也同时决定生产。1986年底有文章批判“消费决定生产”,是片面的。消费者的需要基本上能够反映社会需要的趋势。社会不需要的,即使是将来需要,现在还一时不被社会所理解、所接受的伟大发明、伟大创造,那也只好让发明去等待未来社会的需要。蒸汽机是应纺织业的需要、应资本主义萌芽而兴起的。其实早在瓦特之前就有人看到蒸汽的力量, 提出利用蒸汽的设想,可是社会不需要,形不成产业。今天,有些很好的科学技术发明之所以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也是这个道理。经济发展的成果迟早要在社会发展中体现出来,要接受社会的检验。因此,我们不能搞GDP拜物教,要把目光转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从社会发展这一根本目的出发安排各项工作。

1.  经济结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调整,包括增量、增速。轻工业、重工业之间要协调。一、二、三产业之间要协调。因地制宜,不同地区可以有不同的做法,来不得一刀切。

2.  经济政策要按照人的全面发展来调整。

      当务之急,一是要实行“积极就业政策”,请注意其中的“积极”二字。“积极”就不是可有可无。技术密集型企业固然高尚, 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利于就业。不能让人失业的制度不是社会主义制度;不能让人就业的政府是无能的政府。不许随意解雇雇员。法国规定“不能让没有培训过的雇员下岗”,值得借鉴。二是要用税收的杠杆增进不同利益集团间的和谐。提高遗产税、所得税,降低利率。扩大中等收入比重,提高低收入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反对灰色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三是在政策上要向穷人倾斜。这是个阶层关系问题。向穷人倾斜既是富裕层次发展的需要,也是富人自身生存的需要。杀富济贫不好,贫富差距过大则不可避免地出现杀富济贫。大家都知道:农民是“三无阶层”:无土地、无职业、无社会保障。其实农民还是“无房”阶层。别看农民的住房面积远大于城市,可是他们没有房产证,不能买卖,不能抵压贷款。

3.  提高社会事业投资的比例。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仅要不断提高社会事业投资的绝对数,而且要提高社会事业投资的相对数。在不发达的西部科教文卫体等的投资要确保占总投资的30%以上,东部沿海要达到50%以上。

4.  管理的重心转向社会管理。

      现代化事业是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管理相当重要。政府的职能不论有多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都应当是最主要的。社会管理不完全是由政府直接管理,而是通过社团来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就是社团主义。由社团来管理社会的社会才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的社团纵向比,突飞猛进;横向比,发育得还很不够,数量只抵法国的九十分之一。我们应当在努力建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的社会管理。

5.  制定尽可能完整的社会指标体系、人文指标体系。

      本文在开头讲:计划的社会部分多是模糊语言。究其原因是指标体系不完整。包括乱提口号,瞎订目标,诸如“国际大都市”喽,“世界一流”喽,等等,这无不是因为不懂得“国际大都市”、“世界一流”有什么指标要求的缘故。“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没有指标约束,便听其吹牛了。没有指标便没有准确的目标,没有指标也就没有严格的监督。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当然喽,指标,一要切合中国实际,二要与国际接轨。人文指标,是要在崇高的人文精神指导下,在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后,订出来。一说指标,有人就拿出当年“评工记分”那一套本事来,那是把指标庸俗化。

6.  文化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

      这是世界的共识。有的国家提出:“文化变成了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经济、社会、技术和教有的战略都将越来越维系于这个文化轴心。” 巴塞罗纳更是响亮地提出:“城市即文化,文化即城市。”很多有名的城市、很多有名的国家不是因为经济而出名,而是因为文化而出名。“言必称希腊”,不是说希腊的钢煤粮棉如何如何,而是说言必称希腊的亚里士多得、柏拉图、苏格拉底。恩格斯说:理论思维是铁得花朵。这花朵不是昙花一现,不是易燃的绢花,一把火就烧掉了。对社会上流行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要分析。为什么不可以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为什么不可以是经济与文化共同搭台,经济与文化共同共同唱戏?为什么不可以是政府搭台,文化唱戏?现在有些人物质上的大富翁,在文化上穷得很哟!我们要强化文化认同,促进社会和谐。

      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要遵照党的16届3中全会精神, 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快马加鞭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向以社会发展为中心的方向开足马力,奋勇前进!

                                                         2003.11.30.于上海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事先联系www.dengwei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