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 sind hier: 文化、科学社会学、知识社会学 > 知识社会学 > 创新说 > 理论的源泉问题 > 
ChineseEnglishDeutsch
29.4.2024 : 12:24 : +0200

文化、科学社会学、知识社会学

理论的源泉问题

                                       邓伟志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多次提到理论创新的源泉问题。这既是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也是理论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有些实际工作者成天看上司眼色办事,似乎正确思想就在头头脸上,也有些理论工作者把国外早已过时的理论,粘贴过来,算作引进,甚至于索性就当作自己的创新,这都是不懂得理论的源泉在哪里的表现。

      理论的源泉在哪里?胡锦涛明确指出:“最广大人民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理论,按大家公认的看法,其定义是:“在实践中,用一系列概念、判断、推理来表达的事物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知识体系。”很清楚,它的前提是“在实践中”。没有这个前提,便是空中楼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在实践中,便找不到“事物本质”。事物的本质不是浮在水面上的荷花,而是沉在水下、泥下的莲藕,可荷花又无不是以莲藕为依托的。因此,在事物将其各种表象、各个侧面展现出来时,理论工作者观察、剖析了这一个又一个表象、一个又一个侧面以后,才能顺藤摸瓜,找到事物的本质,找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列宁说:“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这活力,既包括赋予理论以影响力、辐射力,也包括赋予新理论以突破旧理论的冲击力。

      理论创新不是自吹的。一般说,新理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新理论一定要能够说明旧理论所能说明、解释过的全部社会现象,倘若不能全部说明就不能取代旧理论。

      第二,新理论一定要能够说明旧理论所不能说明、不能解释的社会现象,倘若做不到这一点,也不能取代旧理论,不能站住脚。

      第三,新理论一定要能够依其所阐述的规律,来预见事物的未来、趋势,否则,仍然不能取代旧理论。

      而要实现这三条,唯一的途径是到实践中去。

      理论工作者的课题蕴藏在实践中。实践的的呼声应为理论工作者的题中应有之义。实践呼声高的是大课题;实践呼声低的是小课题;实践不需要的就不必列为课题。 人脑是加工厂。原材料和半成品来自于实践。伟大的天才的大脑也不过是个小小加工厂,较之于实践是沧海之一粟。君不见越是伟人越谦虚吗?道理就在这里。国人颇喜欢哈贝马斯的沟通行为理论。试问:是先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还是先有沟通行为理论?许多人爱谈符号互动论。试问:是先有语言交流还是先有符号理论?这还用回答吗?选题到实践中去选,立项到实践中去立,这才是理论工作者有出息的表现。

      理论工作者对课题的论证也要随着实践的展开而展开。理论要做到无懈可击,就必須在理论体系中回答好来自实践的各种提问。不对实践中提出来的与主体有关的挑战作出应战,就是漏洞,就是“有” 懈可击,就是授人以柄。对有些理论工作者来讲,有时不是不敢应战,也不是不愿应战,而是不知道实践有哪些挑战,这就是不深入实践所带来的缺憾。有些理论体系完整,往往是实践这位导师逼出来的。实践,包括某一领域的实践,也是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这种丰富性和多样性直接决定了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天下没有落后的群众实践,只有落后的理论。就是超前的预测学、高瞻远瞩的未来学,也是源于实践。“高瞻”是立于已有的实践和理论平台上才“高”起来的。理论家的本事在于能够从有限中把握无限,从特殊中认识一般。可是,请注意这里的“从有限”、“从特殊”,就是从实践中开始啊!

      理论水平的高低应当由谁来评价?是评委,又不是评委。实践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人民群众充满着智慧和力量。这个奖,那个奖,不如群众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实践是检验理论成果的试金石。评委,只有把握了社会实践脉搏的评委才是高评委。

      当然啰,理论的抽象过程较之于抽象的理论,也是实践。因此,法国有人把它叫做“理论实践”,或“第四实践”。实践是源,理论是流,二者是有区别的。但是, 有些流,经过地下再冒出来时,也可以视其为源。宋人朱熹在题为《观书有感》的诗中居然会想出“源头活水”。把书与源联系起来确是有点“理趣”的。理论家心里有了实践之“源”,从理论到文风都会是活水而不是死水,其研究成果也就会源源不断。

                                                         2003.7.7.于上海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事先联系www.dengwei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