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 sind hier: 文化、科学社会学、知识社会学 > 知识社会学 > 学术生态 > 敏感点往往是生长点 > 
ChineseEnglishDeutsch
1.5.2024 : 16:07 : +0200

文化、科学社会学、知识社会学

敏感点往往是生长点

                                    邓伟志  

      “敏感点”是在中国话语中出现频度比较高的一个关键词。何谓“敏感点”?没见有人下过什么定义,也没听说有人规定过什么内涵。人们只知道一提“敏感点”,交谈便戛然而止。敏感点成了“无可奉告”的遁词,成了雷区、禁区的同义语。

      “敏感点”,说白了无非是理论的难点,或者是学术上有争议的问题,或者是有权威人士表过什么态的问题。这类敏感话题议不得吗?不见得!敏感之所以被称做“敏感”是因为社会正在从多角度对理论发出呼唤。可见,敏感是产生新观点的沃土。敏感点恰恰是理论界大有作为的领域。

      敏感也是理论创新的最起码的品格。古往今来有出息的学者无不是敏感型的人才。马克思不就是因为对人们习焉不察的商品有特殊的敏感性,才写出《资本论》的吗? 恩格斯不就是对不值一驳的杜林的作品有特殊的敏感性,才写出不朽的《反杜林论》吗?“础润而雨,月晕而风”,任何事物都是有征兆可寻,有端霓可察的。只有敏感的人才能寻到征兆,察到端霓。麻木的人,迟钝的人只知道拾人牙慧,仰人鼻息,是成不了大学者的。牙慧有细菌,鼻息有异味,不是什么好东西!相反的,站在理论最前沿,抓住敏感点,在“风起于青苹之末”时便不失时机地、不带框框地开展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一定有突破性、原创性、永久性。

      如果说怀疑是迈向真理的第一步,那么争论便是真理诞生的前夜了。因此,作为学人应当勇于投身于富有敏感性的争论之中,在争论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争论中增长才干,在争论中取长补短,在争论中陶冶情操,提升品位。争论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许多世界名牌大学,如牛津大学等都很重视培养学生的辩才。学生尚且如此,学者岂能在有争议的敏感问题面前怯阵呢?

      假若“敏感”是由于有权威人士挡道,那也没有什么可怕。权威人士压制不同意见,也只不过是增加了点理论难度而已。不难,还要科学家干什么!不难,岂不成了简单劳动!参加低难度的争论,即使获了大胜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无险风光在险峰”。用“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精神,蔑视权威,力排众议,那才称得上观念创新呐!

      敢于同权威争论并非是跟权威人士过不去。你不趁早纠正权威人士的错误,迟早会有人替他纠正的。拖得越久,权威人士的面子丢得越厉害。敏感是瞬时的。君不见有很多一时一地的敏感问题很快就变得不敏感了。想想看:还有比真理标准讨论更敏感的吗?连“砍旗”的帽子都扣上了还不敏感吗?可如今呢?已成为家常便饭的了,一点也不敏感了。学者的五官应当是敏感的,学会以敏感对敏感,敏感地视敏感为机遇,敏感地化敏感为课题。

      敏感在向我们招呼手,我们应当主动地与敏感握手。

                                                                 2004.3.3.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事先联系www.dengwei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