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 sind hier: 杂文、杂谈、评论 > 伦理观 > 提倡一个“善”字  > 
ChineseEnglishDeutsch
18.4.2024 : 16:06 : +0200

提倡一个“善”字

                                   邓伟志

      “以人为本”这一响亮的理念已经开始在中国大地上普及开来,达成共识,可喜可贺!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人又以什么为“本”呢?我们的答案是:人,应当以“善”为本。

      “慈悲为本”、“慈悲为怀”本是佛教的语言,可是,出家人的这一观点早已转化为无神论者的信条了。在许多文学名著里都用过“慈悲为本”、“慈悲为怀”。

      古人对“善”字的价值判断有三点:一是把“善”看作“大”。在佛教传入之前,《孟子》便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二是把“善”看作“宝”。在《孟子》之前,孔子也说:“惟善以为宝”(《礼记·大学》)。三是把“善”看作“乐”。宋人罗大经说:“为善最乐”(《鹤林玉露》)。 “大”、“宝”、“乐”三个字是中国人对“善”的评价,够高的了。

      联系中国当前情况,针对恶性案件增加、“恶”在一些地方恶性膨胀的严酷现实,我还想再加一个字:急。提倡“善”既是长远之计,也是当务之急。

      善,一直是中国人行为的准则。“善人者,人亦善之。”(《管子·霸形》)你善,我善,大家善,人与人之间便能形成良性互动,整个社会容易向和谐、有序的方向发展。

      当然,要与人为善,有时侯难免会做出牺牲。因此,行善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俗话说:“善门难开,好人难做”。因此,有人把行善比作爬山,说:“从善如登” (《国语·周语下》)很有道理。可是,有人仍觉得把行善简单地比作登山还不过瘾,又进一步指出:“从善如负重登山”(宋·林逋《省心录》)足见行善之艰难了。

      善事难做,难就难在正因其善,人家就利用你的善来欺负你。这就是常被人挂在嘴边的那句活:“善人好欺,善马好骑”。越是好骑越是有人骑,以至于把你累死。不过,真正具有善心的人,决不会因为有人欺、有人骑在头上而变得不善。相反的,恰恰是把“欺”和“骑”看作对善的考验。“天若不降严霜,松柏不如蒿草。”在因为行善而招人欺负的情况下还继续发善心、做善事,那才是大善、高善啊!不用说,善者也应当敢于同恶作斗争。恶是善的对立面。“功莫美于去恶而为善”。(汉·贾宜《新书·修政语上》)不破不立,不去恶,难为善。去恶也是为善,是为善扫除障碍。

      说善事难做,还因为一个人做一件善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不断地做善事。“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宋·杨万里《庸言》)“终身为善不足”(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意思是:一个人做一百件、做一辈子善事还不能说已经做到了顶。

      人的力量有大小。做善事并非只是富人的事。无力捐大钱的人照样可以做很多善事。善事首先应当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行善不仅表现在重大的捐赠仪式上,更重要的是,还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表现在田野上,表现在公共汽车里。无力做大善事的人应当多做小善事,做过大善事的人也应当多做小善事。“勿疏小善,方恢大略”(唐·王勃《平台秘略赞十首·幼俊第八》)成大事者,从不放弃做小善事。常做小善事,方能增加大事的辉煌。

      做善事还包括说善言。“善言良语三冬暖,恶言冷语六月寒。”善言能给人以温暖,给人以慰藉和力量。有人说善言是耍嘴皮子。不对!言为心声,善言是善心的流露。“善言一句,可回千金之怒”。如果人人都善言百句呢?那岂不就是社会稳定、天下太平了!

      对善事要充分鼓励,广为宣传。话分两头说,对做善事的人来讲,不必计较宣传与否。“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明·朱柏庐《治家格言》)真正善良的人,人前人后一个样,别人鼓励不鼓励一个样。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对他人来,对宣传机器来讲,不能埋没善事。“闻善以相告也”。(《礼记·儒行》)听见了有人做善事,报纸应当用大号字发表,电视应当在黄金时间播出。媒体应当是善事的千里眼、顺风耳,是善者的高音喇叭。只有加强宣传,让全社会看到“善盈而后福”,才能激励人们向善者看齐,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做善事的风气。

      “人之善恶非性也”。(汉·刘向《说苑·谈丛》)任何人的善心都不是娘胎里带来的,都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陶冶出来的。中国是铸“善”的大熔炉。相信《劝善文选》的出版将进一步把一个大写的“善”字铭刻在千百万人心上,落实在千百万人的行动中。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事先联系www.dengwei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