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 sind hier: 杂文、杂谈、评论 > 议社会矛盾 > 官民矛盾 > 走近“走近” > 
ChineseEnglishDeutsch
3.5.2024 : 6:47 : +0200

杂文、杂谈、评论

走近“走近”

                               邓伟志

      近年来,“走近”之声不绝于耳,走近名星,走近作家,走近……。“走近”是对的。走近方能观察入微,走近方能建立感情,走近方能写得出大特写,方能写得出报告文学。

      可是,走得太近了,变成了“零距离”,也会走向反面。君不见有些“走近”之作,“零距离”之篇,充斥着溢美之词,左一个“著名”,右一个“著名”。可是,这 “著名”不仅让读者看了莫名,而且连“走近”、“零距离”的先生们有时竟然把“著名人士”的名字写错。口口声声什么“高瞻远瞩”喽,什么“高屋建瓴”喽, 什么“高山仰止”喽,等等,等等,总归 “居高不下” 就是了。仿佛他所“走近的人”是摸不着头脑的“丈二和尚”,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美不胜收,完美无缺。实际情况会是这样吗?伟人还说要对自己“三七开”呐!你所走近的人怎么可能十全十美呢?物极必反,拔得太高令人难以置信。

      何以会言过其实?看来“走近”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谁都会有这样的经验:走得近了,往住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走得太近了,甚至是只见巴掌大的树皮,不见树干,更见不到树冠。“情人眼里出西施”。走得太近容易产生偏见。保持大于零的距离,保持远远大于零的距离,能使人冷静。冷静能使人看问题客观。客观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准确,耐看。反过来说,失真的文字再美也是丑的。为假的包装,那必然是越包装越假。修饰、润色只会是帮倒忙。“边缘化”通常是作贬义用。其实,有时“边缘化”也是好事情。司马迁不靠边能写出《史记》吗?李白不靠边能写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千古佳句吗?还有诗圣杜甫,在靠边住草堂时差不多一周写一首,可是在他一度进入主流(即入宫)的那半年里没写不出几首。这也说明距离与作品之间有个不可忽视的函数关系。

      一味地喧染看起来生动,实际上未必。事物前进的轨迹无不是曲折的。直线地上升不仅不可能,而且也因为在“直线”中少了波澜起伏,而显得平谈无味。生动性主要不是靠作家的妙笔生出的“花”,从根本上说,是事物沿着“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的规律运动使然。事物的二重性是作品跌宕遒丽的前提。

      因此,要写出好作品,既要走近,又要走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远处、近处看了,再从高处、低处看了,也就是说全方位看了,作品才能接近 事物的全貌。写出的东西有远景近景,有正面侧面,才显得丰满。为什么有的文章会“像瘪三”?就是因为只有走近,没有走出,或者是所谓“走近”,也是蜻蜒点水。走近三分钟同走近三天是大不相同的。没有生活,手里没有多少材料,便只能是抓住一点,尽量夸大。

      不过,那些一味地添加形容词的文字,有时侯也不完全是因为只有“走近”,没有“走出”,还可能有世界观上的原因。那就是有个“怕”字在作祟,怕“踩线”,怕 “触电”,怕写出了另一面会得罪人。我有位朋友写了好几本传记。可是他在私下里给我们讲的很多在关传主的另类材料,书里都没有。我们劝她出一本《传外传》。她也相信会畅销,但是她说她不敢。其实,有什么关系呢?请看电视《延安颂》,不就写了贺自珍带有醋意地怒斥斯沫特莱吗?不就写了洛甫反对毛泽东同蓝萍恋爱吗?这难道能叫“丑化”吗?不是嘛!这不叫“丑化”,这叫告别“神化”,这是人性化,叫“还人的本来面目”。贺自珍斥斯氏,洛甫等不赞成毛江婚姻, 这都是历史。可是我们一直讳莫如深。结果呢?你越“讳”,人家越传;人家越传,也就越走样。与其听其传来传去走了样,何如自己把它公之于世呢?看来,“走出”还包括要从老套套中走出来。“走远” 还包括要距离陈规陋习远一点,距离老话、套话远一点。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事先联系www.dengwei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