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 sind hier: 文化、科学社会学、知识社会学 > 科学社会学 > 和谐社会应当是知识社会 > 
ChineseEnglishDeutsch
19.4.2024 : 10:04 : +0200

文化、科学社会学、知识社会学

和谐社会应当是知识社会

                                         邓伟志

     和谐社会的和谐度是有高中低之分的。在生产力低下的时空中也有过和谐社会。陶淵明笔下的《桃花源》不能不认为是和谐的社会。低能儿的群体有的也是蛮和谐的。我们今天要构建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应当是由知识群体占多数,至少是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今天有些不和谐是愚昧造成的。无知带来不和谐。贫穷、愚昧、腐败是和谐社会的三大毒瘤。愚昧难以脱贫,愚昧反不了腐败。孔夫子说“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坦蕩蕩”容易和谐;“常戚戚”不容易和谐。唐代孟郊写道:“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山岳定” 容易和谐;为了蝇头小利争来争去的“丝毫争” 就不容易和谐了。我们要的是“坦蕩蕩”的大智者与“山岳定”的高知之间的和谐,及其与那些除他们以外的各种人的和谐。一说无知就认为百姓无知,殊不知,领导无知危害更大。瞎指挥的人不一定是不想做好工作的。他虽然想做好工作,但是无知使得他事与愿违。拆掉民族文化遗产搞政绩工程。GDP崇拜是因为不知道 “增长不等于发展”。把“国际领先”挂嘴边,是不了解国际。“黄牛产业”。“有知中有所不知。”扩招不是带来失业。失业引发冲突。

     和谐社会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第二部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 与社会的和谐需要以社会科学为指导,运用社会科学,实现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以自然科学为指导,需要运用自然科学,实现和谐。舍此以外,就实现不了和谐,即使声称实现了和谐,那也是暂时的和谐,虚假的和谐。热衷于用一些政治伎俩去化解社会矛盾,是化解不了的。即使一时声称“化解”了,那也是暂时的,表面的,并且是越解疙瘩越大,矛盾越多。用会前拍脑袋,会上拍胸脯,来构建和谐社会,只能落得个在兑现不了以后“拍屁股”走人的下场。不过,中国开始实行问责制,因此,恐怕也不会那么简单地“拍屁股”了,可能要“‘打’ 屁股”了。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的知识,它所反映的是自然界本身的过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的知识,它所反映的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怎样才能学会运用科学来建设和谐社会呢?在科学和运用之间有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科普”。大写的“科普”二字。“和谐社会”是理论,是知识体系中之一支。

     科学技术与社会是互动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有交互作用,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科学技术不仅是一个智力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因此,科学技术是“社会的科学技术”,而社会是“科学技术的社会” 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不仅科学技术在社会化,而且整个社会也在科学技术化。
      科学技术在社会化表现在:
      (1) 科学和技术相结合,一体化。科学越来愈依赖技术;技术也越来愈依赖科学为它提供的理论。科学和技术交叉。科学和技术界限模糊。
      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过程日益缩短。
      (2)现代科学技术向社会科学各领域渗透,结合,交融,使专统的社会科学严密化、精确化,也使科学技术更加社会化。
      科学技术向社会提供精神、物质产品,同时,受社会了解、重视、支持。
      从近代之初的小科学转变为现代的大科学。现代科学的规模巨大,社会对科学的投入巨大。现代科学的规模巨大,大到国家规模、甚至国际规模。
      科学技术的社会系统庞大复杂,科学技术的社会支持系统扩大完备。
      现代社会“整体科技能力”的形成,标志着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社最重要的子系统。
      大科学是科学、技术、社会高度协同的科学。
      (3)科技工作者及科技工作管理者已成社会阶层。这个阶层,为社会贡献物质财富,也以他们的知识思想、方法和精神,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成为社会文化的背景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4)科学技术产业化。科学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科学技术导致产业革命。
      17、18世纪科技革命导致从手工劳动转化为机器大生产的第一次产业革命。
      19末、20初科技革命导致从机械化到产业化。
      20中叶,生物技术发展引出生物工程产业、生物医药产业
      信息技术发展引出信息产业、软件产业
      新材料技术引出超导体产业
      新能源技术引出太阳能产业

      【1】科学技术自身产业化。自身形成独立产业。
      【2】科学技术产品成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
      【3】技术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组成部分;
      【4】科学技术成为具有独立结构、能持续进行科学技术知识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完整体系

      (5)科学技术与教育和经济一体化。
      三个生产的“三结合”:科技知识生产、人才智力生产、技术产品生产
      三结合:现代大学把培养人的智力的教学、创造科技知识的科研、生产技术产品的开发。 大学:教学、科研、开的综合体。

      现代企业:已成为以科研为先导,以人才为基础,以产品为支柱,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生产、经营型主体,把物质产品生产、科技知识生产、人的智力生产“三个生产”为一体。

     我们常讲,从社会看科技,从科技研究社会。所谓“从社会看科技”,对绝大多数社会 人来讲,是先看科普,再看科技;所谓“从科技研究社会”,那也是先看科普,再从科普研究社会。我们把科学家称为专家。专家的长处在于专,专家的短处也在于专。专家要了解本专业以外的知识无不是要通过科普。

     科学需要科普是由科学的任务和科学的目的决定的。科学的任务是正确说明和解释现实 世界的过程和现象,探究其运动规律,揭示客观真理,进而对事物发展作出正确预见,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科学的目的是在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使人类在对自然界的关系中和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既然是“指导实践活动” 的,既然是“改造世界” 的,就要到实践中去。科学来源于社会。科学自然应该是回到社会中去。“回到社会”不是简单的还原。“回到社会”需要科普。科普是科学发明、发现的延伸。

      延伸也就是延深。科普是放大了的实验室。理论要在科普中再一次接受检验,类似我们常说的“回头看”。科普是校正器。科学与社会挂起钩来,就有个对社会是有益还是有害的问题。比如有的科学发明、发现会引起失业,怎么办?会引起生产过剩,怎么办?会用于战争,给人们带来不安全感,怎么办?普及会走样,也会放样。普及会变味,也有味。普及中提高。普及也是提高。

      科学通过科普回到社会中去,也是社会中寻找科学发展的推动力。恩格斯:“社会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1939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科学与社会的繁昌荣盛都有赖于科学与社会之间的正确关系。” 科学的发展受社会制约,科学的作用受社会制约。社会制约现代科学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科普是把科学转化为生产力们变換器。“科学——技术——生产”。 科学决不应该是纸上谈兵,也决不应该是保险箱里的密件。从社会影响角度讲,科研只能是银牌。只有在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实现其自身价值以后,才能是金牌。在金牌与银牌之间有一个不可缺少的科普。

     和谐社会是动态的向上的社会。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什么是民族精神?企业?军人?城市精神?都是次要的。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应当是科学精神。没有科学精神的社会发展是苍白的。科普是把科学这一精神力量,充实精神,刷新精神。 所谓“科学精神”,(1)求真精神。(2)求实精神。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数据(3)怀疑和批判精神。(4)科学劳动的特点是自由劳动。自由精神。 无所畏惧,无禁区 (5)科学无国界。开放精神(6)创造性劳动。贯穿于科学发展和发明的全过程。创新精神。(7)宽容精神。错误是先导。科学家没有不犯错误的,没有不失败的。否定自己。尊重别人,尊重少数,尊重异己。(8)社会关怀精神。(9)无止境。发展,不发展就是卖弄。(10)科学家社会责任。战争,军工推动民用。 “科学精神气质”,(1)普遍性(2)公有性(3)无私利性(4)独创性(5)有条理的怀疑精神是思维方式、思维方法、横断学科、 移植 自然观:哥白尼太阳系学说的创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冲破神学桎梏而诞生。 17世纪牛顿力学的建立,显示出人类对宏观世界低速运动规律认识上的飞跃。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事先联系www.dengwei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