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 sind hier: 自然科学、自然辩证法、哲学 > 哲学 > 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要求 > 
ChineseEnglishDeutsch
20.4.2024 : 13:55 : +0200

自然科学、自然辩证法、哲学

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要求

                                邓伟志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的报告一开头,就提出“继续解放思想”,并把“继续解放思想”作为大会主题的组成部分。

      为什么把“继续解放思想”提得那么高呢?这是与解放思想的目的休戚相关的。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探求真理。

      “真理”,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在“真理”这一词汇诞生以前,人类就在追求真理。可是,人类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有顺产,有难产,既有蒸蒸日上的时候,也有一败涂地的时候。这就值得人们思考其中的奥妙了。  

                      真理的“三个性”与解放思想

      真理之所以能成为真理,自有真理内在的魅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有“三个性”:

      第一,真理的客观性要求不断解放思想。

      真理,又称“客观真理”。加上“客观”二 字,意味着真理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正确反映。人的认识从形式上看是主观的,而就其内容上来说是客观的。谁都知道,客观世界是无限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那么,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怎么能穷尽呢?曾经有人认为宇宙有边界。一位科学家立即反驳说,如果有边,那我站有宇宙的边上,用我的拐杖向外一指,请问:我指到哪里去了?那不还是宇宙吗?现在,宇宙飞船上天举世公认是了不起的大事。殊不知,相对于银河系来讲,宇宙飞船上升的高度只不过像地上的撑杆跳而已。登了月,上了火星,离牛郎、织女星还远着呐!黄金周时间这么长,就不想在黄金周里到银河系外逛逛吗?21世纪也许去不了,谁敢说永远去不了?客观世界的无限,要求我们思想的解放决不能浅尝辄止。

      第二,真理的相对性要求不断解放思想。

      人们对客观真理的认识,无不受时间、空间和条件的限制。过去有人喜欢给人扣“历史局限性”的帽子。其实大可不必。任何人都有历史局限性,即使是预言家也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超前”的“前”从来都是与“后”紧密相连的,都是以“后”为坐标系的。因此,列宁认为大多数人只能是“近似地、相对地” 表现真理。这就是真理的相对性。不过,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又认为: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很明显,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要求我们要不断地为绝对真理的这个“总和”添砖加瓦,要求我们要永不停息地为绝对真理的这个“无数”增加新的数字上去。

      第三,真理的具体性要求不断解放思想。

      不论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都认为“真理是具体的”。 不过,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的具体性是人的思维对客观实在的具体性的反映。事物是具体存在的,拥有具体的本质,还有十分具体的发展趋势。世界上的事物由于自身包含着矛盾而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时间变了,地点变了,条件变了,结构系统的关系变了,人的认识呢?也只能随之而变化。因此,认识也必然是一个发展过程,永远不可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是无视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标准与解放思想

      真理既不是吹出来的,也不是炒出来的。吹出的、炒出的所谓真理从来都是短命的。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在主观思维的范围内是不能解决的,必须有一个检验的标准。怀疑论者不要检验真理,无视检验的标准,是不对的;唯心论者主张用精神去检验,也是错误的。马克思说:“人的思想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想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彼岸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人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使主观认识客观化。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与客观、思维与现实联系起来、沟通起来。实践是主观与客观、思维与现实之间的桥梁、纽带或“交错点”,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什么是实践?说法很多,比较公认的至少有以三点。

      一,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活动。

      那就是说,实践是活动。“活动”,是又活,又动。实践活了,我们的思想怎么能是死的呢?实践动了,我们的思想又怎么能停止不动呢?

      二,实践是人们的社会化的共同活动。

      请注意这里的“社会化”三个字。实践的巨大能动性来源于社会化。“社会化”是奔腾的江河,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也必然是一浪更比一浪高。

      三,实践是人们世代连续的历史活动。

      历史是流,历史是没有终点的。构成人类历史的实践以及实践自身的历史,都是千变万化的。不论是实践的内容还是实践的形式,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之中。实践的检验从来都不是一次性的。只有能够被反复验证的才是规律,才是真理。所谓逻辑证明,那也是亿万次的反复实践的产物。因此,实践检验,说到底是历史检验。历史在前进,为了探求真理,思想必须坚持不懈地运动,永无止境地解放。

      “继续解放思想”,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所赋予我们的使命,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加给我们的困难。

                           解放思想是抓住真理的前提

      害怕真理、歪曲真理的人固然也有,更多的人在追求真理。可是,真理是个怪物。有时它就在你眼皮底下,你却看不见它,抓不住它;有时它又很遥远,你没有唐僧取经的精神,也取不到它。这里的关键是思想解放不解放。死抱着老古董不放,即使是苦苦求来的真理,那也只能是过时了的真理。讲出来的也只能是伟大的老话、英明的套话,杰出的空话。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思维的器官。正常人的大脑都差不多,都有一片没有用于思维过的“静区”。可是,怎么会有的人思想解放,有的人思想守旧呢?

      这里至少有三个问题值得讨论。

      首先是知识储量丰富与否。

      知识贫乏是很难解放思想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会把那个“一”,奉若神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人,是无论如何论不出《史记》和《三国》来的。知识丰富,方有比较,方有鉴别。丰富的知识会在脑海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即产生新概念,新命题。

      其次是有没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

      寻求真理有难的时候,也有不难的时候。有些人真理到了手头也不敢去抓。去抓了,手会发抖。抓到手了,还会松开手放走真理。 这是因为有私心在作祟。或怕阻力大,或怕与上司的非真理不合拍。宁可牺牲真理也不敢得罪上司。他们是用冒牌的真理换来个人的得宠。还有些人可能是“钱”迷心窍,弃真理而求金钱去了。这号人没出息,不打掉私心断无所成。真理是公理。神圣的真理是同私心膨胀者无缘的。

      第三,学术生态环境允许不允许。

      有些人不怕得罪上司,也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可是环境容不了他。环境要把真理窒息,环境要把真理扼杀在摇篮里。环境不让真理昭示天下。翻开学术史,这种例子比比皆是。虽说都在讲“有理走遍天下”,但是,真理被环境封锁得寸步难行。这就是环境的不是了。

      因此,“十七大”报告根据真理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强调“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这八个大字,是解放思想的阳光,是寻求真理的快车道,是真理的真理。“尊重差异”要求我们不要随便视差异为“异端”;“包容多样”要求我们少搞一言堂,多来点七嘴八舌,要求我们能听得进反对意见。要百家争鸣,不要百家争钱,不要百家争权。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八个大字在握,我们相信一个生动活泼的思想局面一定会在中国出现。中国的人才人口比例,一定会走在世界的前列!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事先联系www.dengwei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