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JSmenu761ba = new JSmenu(1,'JSmenu761baForm'); var eid761ba1=0;
Sie sind hier: 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 > 城市建设 > 访世纪大道的“丰”字形地铁站 > 
ChineseEnglishDeutsch
25.4.2024 : 18:22 : +0200

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

地铁是铁 ——访世纪大道的“丰”字形地铁站

                             邓伟志

      城市正在让生活更美好。地铁正在让城市更美好。

      地铁是上海的动脉。现在每天穿梭于地铁的人流是二百多万人次。在船运的古代,城市只能靠河流而兴起。上海除了因为近海以外,还因为有黄浦江和苏州河这两条母亲河而发展起来的。那么在现代呢?显然,现代化的大都市只靠河流就不够用了,还必须有公路、铁路。在大城市,单靠地上的马路也难以满足行人的需要,还必须有地下铁路。地下铁路一是无障碍的高速车,是无废气的环保车。地铁不是河流,胜似河流。上海的地铁是上海人的“地下河”。地铁即将成为上海没有水的母亲河。

      上海现在是中国地铁线路最长的城市。明天,上海就要成为在地铁上也可以与伦敦、东京相媲美的大都市了。对市民来讲,“行有所乘”同“住有所居”一样,关系着民生。地铁为市民插上了翅膀。地铁是城市砸不烂的永恒的名片。

      地铁让城市更美好,谁在让地铁更美好呢?

                            难在是第一

      上海现有上百个地铁站,各有千秋。可是,从建造角度看,最难建设的是世纪大道地铁站。

      难就难在它不是一条线路的地铁站,而是四条线路的地铁站。如果说是平行的四条线,也许还好建没,如今的世纪大道地铁站是四条线的交汇点。这交汇点呈“丰”字形。这“丰”字的第一笔划是4号线,第二笔划是2号线,第三笔划是9号线,第四笔划则是穿越上述三划的6号线。这个穿越比增加两三条平行线路的工作量要大得多,难得多,至少在深度上要加深好多米。

      如果仅仅是深一些,也许还不是最难,最难的是世纪大道地铁站是既要建新站还要翻修老站。建一个全新的,不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比较爽快。新老混杂比建一个全新的地铁站真是难上加难。可是,世纪大道地铁站的建设者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 

      世纪大道地铁站的建设者都是一批年轻人。设计者年轻,施工者年轻,管理者也年轻。他们在接受任务的时候,大多没有结婚。尤其是他们的领导者,个个没有结婚,有的还没开始恋爱。也许是“初生之犊不畏虎”吧!他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愉快地把建设世纪大道地铁站的任务领了回来。

      现场业主代表叫于宁。出生于1975年,那就是说,接任务的时候不过28岁。他是同济大学土木专业博士。也许是天天战斗在工地上的缘故,穿着一点也不考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又“土”又“木”。可他善于思考,很有头脑。建世纪大道地铁站劈头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要破掉原来的4号线和2号线的世纪大道地铁站。不破不立,是明摆着的现实,可令人费思索的是:破到什么程度?破了以后要不要停运?不用说,停运是有利于施工质量和速度的。可是,他们想:如果停运那将会给上海人和来上海的人带来多少不便啊!他们再一想,如果不停,又会给4号线和2号线的乘客带来很大的不安全。要“安全第一”呀!停也不好,不停也不好,在这左右为难的当口,于宁他们穿梭于上下左右之间,同各方面商量。他们经过反复讨论之后,决定不停中有停。那就是让整个4号线畅通,不停!坚决不停!但是,在经过世纪大道地铁站时,必须停,坚决停!不停中有停,停中有不停,通行与施工两不误。辩证法使人聪明,矛盾解决了!

      他们在推倒原有的4号线墙壁时,可费大劲了。那墙壁本是老建设者们按照“百年大计”,“几百年大计”,吃苦耐劳建筑起来的铜墙铁壁。要在地下推倒“铜墙铁壁”,那是在“螺丝壳里做道场”呀!决不允许你甩开膀子大干。不能甩开膀子大干,如何在2007年12月通车?不能甩开膀子大干,不能赶在2007年12月通车,那就会酿成“一着不慎,全盘皆输”,拿什么迎接世博会?

      我在采访中,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问他们总共破了多少“铜墙铁壁”?大概是他们没想到日后还会有人采访,还会上书的缘故吧!他们都回答不上来。最后,周勇同王锡邦一商量,由周勇用倒戛帐的办法回答了我,说:“多少没计算过。只记得推倒的建筑垃圾由四、五十个工人,夜以继日地向外搬运,运了一个多月。你说是多少吧!”

      不过,难破铜墙铁壁还仅仅是个进度问题。更严重的是,在破铜墙铁壁的过程中还有个坍塌的问题,那可是性命关天的大事呀!一方面是推倒,另方面要解决支撑的问题。支撑与推倒,又构成了一对矛盾。高难度的支撑与高难度的推倒,构成了一对很大的对抗性的矛盾。

      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矛盾是怕科学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矛盾再大,没有科学的方法大。世纪大道地铁站的建设者在施工前对多种方案反复比较,施工中按施工原则办事,一丝不苟,施工后谨慎评价,不断总结,不断前进。在我于2007年10月上旬的几次采访中,他们都说:确保12月底通车。果真如此,世纪大道地铁站的成功就是成了中国地铁史上的第一例了。

                                 不险中有险

      在扩建世纪大道地铁站的全过程中,由于他们坚持科学管理,注重培育,既注重技术培育,又注重思想培育。培训换来进度,培训换来安全,几年来,他们没有出过一次生产事故。

      蓝天装饰公司的工地支部书记王锡邦是一位军人出身的政治工作者。在采访中,他不急不忙地对我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不惜工本的培训。既有集中时间的培训,又有天天念经的培训,既请工程技术人员来培训,又运用榜样来示范。”我相信书记的培训意识。我也曾在一百多家工厂劳动过,深知在世纪大道地铁站这样的高危作业干活,不出事故是难能可贵的,不出事故是同坚持不解的培训分不开的。  

      人不出事故,不等于老天爷不给人找麻烦。

      2005年8月5 日,麦莎台风裹着骤雨,袭击地铁工地。台风就是集合令。于宁半夜从床上爬起来,拉了部出租车从大连路直奔工地。那知道,由于马路上的水太深,汽车抛锚了,急得于宁汗水伴着雨水往下流。这么大的风,这么大的雨,又是深夜一点,到哪里再拉出租车呢!中国好人多。当警察知道车上的于宁是为了地铁的事,便急智地开了部警车把于宁送到了世纪大道工地。

      于宁一到工地,便带领一批骨干,迅速跳进水里。水越积越深,很快积水足有一尺深。他们组织排水。站台上的水,千万不能流进轨道上啊!怎么办?他们把自己的毛巾拿出来吸水。一会 儿,一百多条毛巾成了小小抽水机、挡水坝。还不够,现场项目部土建副经理张军索性把自己的棉絮也拿了来。一条棉絮抵多少小毛巾啊!这位又粗又壮的大汉的模范行动,深深激励着大家。水位开始下降了。可是,雨也更猛了。你这边排水,他那边还在继续进水。怎么办?他们一手抓排,一手抓堵,实行排堵结合。就这样, 大部分人一直在水里泡到第二天凌晨。还有一部分人在工把上两天两夜没合过眼。个别人,像于宁、王永建、杨建良、王友圣他们,是三天三夜没回过家,吃在工地,干在工地,以工地为家。

      当我听完了这个故事时,他们告诉我,类似这种事不是头一回了。为了抢险他们通宵达旦,即使不为抢险,为了抢时间,他们也常常这么夜以继日地干。?    对我说:“于宁开夜工像吃晚饭一样频繁……”我听了为之折服。

      没想到,当我把我在工地上听到的这些情况找于宁核对时,于宁只是淡然一笑。他把自己下水排水的英勇事迹说成是“失误”。他说:“真没想到台风带来的降雨量这样大,思想准备不足,才让水进了工地。这是我的失误。”

      于宁越说失误,我越为他的“失误说”所感动。于宁说自己又土又木,看来还真有点土,真有点木。于宁同我在别处接触的头头不一样。有些头头一说起成绩来就眉飞色舞,唾沫能飞三尺远,有时还会来点文过饰非,可于宁则相反,却是把功说成过。岂不是有点土,有点木吗?

      《晋书》上讲过一个故事。洛水边有个叫夏统的,是个人才,可他不追求名利。贾充有次遇见夏统,想用荣华富贵来诱惑夏统,跟着他干,出动了仪仗、乐队和歌女,在夏统的船边绕了三圈。不料,夏统危坐如故,若无所闻,不为所动,一动也不动。贾充只好悻悻地离开,说:“夏统真是木人石心啊!”于宁博士不就是当代的夏统吗?于宁的所谓“土”,是生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那黄土高原之土,于宁的所谓“木”,是“万木争荣“之“木”,是“木欣欣以向荣”之“木”。

                                   分而又合

      世纪大道地铁站是四条线。按常规,地铁站由各条线路分头管理。一开始,设计的也是四线独立。如果那样,地铁站将占多大面积?如果那样,世纪大道地铁站将耗用多少建筑材料?如果那样,将给换车的人带来多少麻烦?

      设计、施工、装饰、管理的人一起讨论,都认为以合为好,不能搞四线独立。四线独立不是以人为本。合了,可以实现零转换,会给乘客带来极大的方便。

      可是,要合,又有个谁先谁后的问题,还有个在哪些方面合的问题。

      最大的一个困难是电器。土木与电器是两门学问。于宁博士没学过电器专业。再说,要合的话,十多年前2号线所用的电器已不多见了。因此,这里人冒出来一个是适应新还是适应旧的问题。地铁建设者努力协调。协调中见风格,协调中见水平。

      单是一个车检的装修方案,协调会就开了四十余次。历时半年之久。此外,还有车控,消防、空调、广播以及色彩等等,都需要反复协调。别的不说,单就色彩这件小事来说,就够讨论的了。赤橙黄绿青蓝紫,各有所好。俗话说,众口难调。殊不知,众眼也是很难调的呀!你爱这种色,他爱那种色,这都是很正常的。分别看, 可能都是很美的,可是,如果把你们这两种色放在一起,就不见得美了,说不定还会刺眼哩!刺眼就不是以人为本了。世纪大道地铁站为了让乘客看起来方便,一眼就认出是什么线的。也为了让人看起来愉阅,专门请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来帮他们“调色”。

      江河横溢方显英雄本色。在错综复杂中协调更能看到世纪大道地铁站建设者的吃大苦、耐大劳的崇高精神。在协调那阵子,他们是只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间。工作10小时是起码。他们的手机是24小时开着。他们认真倾听各方意见,站在地铁站的高度权衡利弊,决定取舍。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当分则分,当合则合。合起来共建,分开来共享。

                               进城务工人员出大力

      在世纪大道地铁站建设者中大部分是进城务工人员。众所周知,对这类人的称呼和评价长期以来一直是众口纷纭。不管别的地方怎么说,战斗在世纪大道地铁站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是建设的地地道道的主力军。我在采访中听说他们有很多特长,这里不可能一一赘述,仅挑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优点介绍一下。

      爱学习是世纪大道地铁站进城务工人员突出的优点。他们下班后喜欢看书,看文化书,看技术书,还爱看政治书。胡锦涛提出“八荣八耻”以后,他们如饥似渴的学习。我在没有任何人陪同的情况下,走在工地上随便问过几个人“八荣八耻”有哪几条。他们有的可以说出五、六条,有的能说出七、八条。“十七大”闭幕后,他们很关心新老交替。他们关心中央领导的去留,甚于关心自己的去留。我问他们能记得几位政治局常委,你一言,我一语,一两分钟就把九位常委的名字报全了。他们不仅关心国家的政治生活,而且很关心自己的政治生命。世纪大道地铁站进城务工人员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很高。有的就在工地上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爱整洁是世纪大道地铁站进城务工人员的又一突出优点。别看他们收入低,衣物不怎么漂亮,可是他们都很注意卫生。乍到他们宿舍,你会怀疑自己走错了门,会误以为是到了“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宿舍。被子叠得方方正正。被子、鞋子都呈一字线。

      上面说了进城务工人员有“两爱”,下面再说一个他们的“不爱”,那就是不爱钱。在城市拿钱最少的可能是进城务工人员了。缺钱的人总是爱钱的。可也不尽然。

      在世纪大道地铁站进城务工人员中,有一对夫妻来自江西乡下。忽然有一天(年 月?)他俩接到家信,说他们的女儿患了脑瘤。女儿才12岁呀!是他们的宝贝,是他们的希望啊!低收入的人自然是没有钱看病的。这对夫妻哀伤,忧愁。大家知道后,发启捐款救助。进城务工人员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花钱,哪有钱再捐出去呀!可是,在这次捐款中个个慷慨解囊。最少的也捐了20元。捐20元的这位进城务工人员自己家里也有病人,也有困难。

      20元,同收入为他们千百倍的富人捐出的多少万元相比,是一个很少的数目。俗话说:不成比例!可是,二者之间不成比例,也成比例。甚至于还可以说是相同的,是一个数量级的。20元, 大约为他们月收入的百分之一点几。不是吗?对月收入十几万元的富人来讲,他们如果捐出两千元,不也是相当于他们收入的百分之一点几吗?据我所知,有些富人在电视荧屏上举牌募捐之后,又会反悔,赖帐,不捐。世纪大道地铁站进城务工人员在捐款时,并没有电视镜头对着他们,可他们不论是捐多少的,一律是义不反顾,当场兑现的。孰高孰低,不言自明了。      

      地铁是流动的社区。地铁是世博会的名片。地铁是上海铁打的闪光点。

      饮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乘地铁的不应该忘记修建地铁的人,不应该忘记地铁是地铁建设者辛勤劳动的结晶。

      向地铁建设者致敬!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事先联系www.dengwei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