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 sind hier: 杂文、杂谈、评论 > 评媒体 > 书评 > 读《理论热点面对面》有感 > 
ChineseEnglishDeutsch
3.5.2024 : 13:13 : +0200

只有面对面才能心贴心 ——读《理论热点面对面》有感

                         邓伟志

      一位伟人说:“凡真理都不装样子吓人”。真理不是“吓人”的,是干什么的?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问:真理是从哪里来的?理论的源泉是实践。实践是理论之母。那么,作为儿子的理论就应当恭恭敬敬地尊重实践,孝敬实践,服务于实践,而不是别的。

      理论是从实践中抽象、概括、提炼出来的。那就是说,源于实践的理论又高于实践。既然后来居上,高于实践,就有条件引领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说服群众,掌握群众。又一位伟人不是也说过吗?理论一旦掌握子群众就能转化成为巨大的物质力量。道理很明白,群众认了那个理,就会按那个理去办,就心情舒畅,干劲冲天,就一定会创造财富,一定会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说服群众,不是我说你服,更不是只有我来说,只有你去服。打通思想,不是我打你通,更不是只有我来打,只有你去通。说服群众,是与群众面对面地促膝谈心。有了面对面,方有心连心。

      由五十多位专家学者把他们集体编写的著作,定名为《理论热点面对面》,是个好主意,是个金点子。“面对面”就是平等,谁也不可以居高临下。“面对面”,就是交流,沟通,互动,谁也不可以蒙人,“吓唬人”。 “面对面”,只能是娓娓道来,只能是深入浅出。在面对面时,你会心地一笑,我讲得就起劲;你一皱眉头,我就要考虑你为什么皱眉头?是不是我讲的不对你胃口;一你打哈欠,我就要考虑是不是我讲的让你索然无味,我就要考虑是不是你加班了,太累了,你愿不愿意我改日再来同你“面对面”。 “面对面”,只有“面对面”才能循循善诱,才能入脑入耳。连入耳都做不到,还谈什么入脑?哪有“听不听,两点钟”的道理?物质上“强迫消费”正在被制止, 精神上“强迫消费”更要不得。哪有不看台下情绪,念完就走的道理?哪有“百忙”中赶来, “另有重要”而去的道理?“面对面”是互动嘛!互动就是呼应,就是你触动我,我感动你,就是知识互补,就是思维共振。“呼”了没人“应”,你那“呼”,岂不是白呼了!互动就是教育者先受教育,就是教育者在教育人的过程中,同时受教育,继续受教育,就是给教育者充电,就是促使教育者下一次更会教育人。面对面 肯定比背靠背效果好。面对面是《理论热点面对面》的一大特色。

      当然喽!面对面有很多问题可谈。记得几十年前有位漫画家讽剌理论家钻冷门,大谈什么“曹雪芹的胡子有多长”。其实,“曹雪芹的胡子有多长”倒也是可以谈的。尤其是在基因研究有长足进步的今天,拔一根曹雪芹的胡子就可以做DNA鉴定,以免有些姓“曹”的,甚至连姓“曲”的,姓“日”的,也拿着“我的祖上曹雪芹”的题字,去申办“公司”,去申请入“作协”,去招遥过市。可是,那毕竟是冷点,而不是热点。倘若研究一下“焦大为什么不会爱林妹妹”,研究他们四大家族为什么会兴,为什么会衰,似乎更有读者。有三、五个人愿意去研究冷门并无大碍,绝大多数理论家不能都泡在冰冷的冷点里,而应当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关注热点。什么是热点?热点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街谈巷议而议而不明的问题,是在理论上研究清楚了,能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的大问题。天文学家提出火星可以居住是有价值的,是伟大的发现,可是理论家大可不必在今天就背着群众去讨论移民火星的费用补贴、火星的村委会设置问题。待多少年后,这冷点快变成热点时再去面对面座谈也不迟。《理论热点面对面》选择了二十来个热点提出来讨论,很得人心。物价问题牵动千家万户,《理论热点面对面》把它提出来了;股市问题,不仅股民关心,非股民也想探个究竟,《理论热点面对面》把它提出来了; 民主问题既是上下热议的热点,也是公认的难点,《理论热点面对面》也把它飞入了寻常百姓家。是热点的就写,就多写,不是热点的,这里姑且不写:这就是《理论热点面对面》的宗旨,是《理论热点面对面》的又一大特色。

      《理论热点面对面》价值远不止于把二十来个理论热点大体上讲明白了。《理论热点面对面》并不是搞一锤子定音,而是开启了人们在对二十来个热点的认识上继续探索的思路。《理论热点面对面》更大的价值是在这二十几个问题之外,那就是有助于端正我们的的学风和文风。不要以为今天就没有人热衷于写“吓唬人”的文章了。十几年前,我听好几位学术泰斗在会上讲过:“现在有些同行的论文,我看不懂”。说“看不懂”固然是老专家的谦虚,同时也是事实。人家是存心吓唬你的, 是存心用生造的名词来蒙你的,你怎么能看懂呢?老专家在会上讲“看不懂”,在人少的时候就直捷了当地对我们说:“有些文章是吓唬人的。”看来,老专家对吓 唬人的东西不仅能看懂,而且看得很穿,很透。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伟人在批评有些文章“吓唬人”之后,又说:“装腔作势来达到名誉和地位的目的,那更是卑劣的念头”。是不是这样呢?要由作者和读者来共同求解了。

      深入浅出是一门学问。只有“深入”才能“浅出”。不能“浅出”的,往往是因为生吞活剥,没有学通,抓不到本质处,便讲不到点子上,因此,也不会“浅出”。普及不是提高,胜于提高。“普及”中不仅有新鲜的语言,而且也会有新鲜的观点。新鲜的观点需要新鲜的语言来表达。有新鲜的语言中,会有、也必然有新鲜的观点。新鲜的观点就是提高。

      改革是开一代新风,包括改革文风,改革学风。文风、学风不佳,会窒息人的思想,会妨碍改革的深化。艾思奇在那么年轻的时候写出《大众哲学》是对哲学的解放。邹韬奋办生活信箱,促进了生活的觉醒。《理论热点面对面》在推动文风、学风的改进上带了个好头。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事先联系www.dengwei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