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 sind hier: 文化、科学社会学、知识社会学 > 知识社会学 > 告别“伟大” > 
ChineseEnglishDeutsch
19.4.2024 : 8:37 : +0200

文化、科学社会学、知识社会学

告别“伟大”

                               邓伟志

      “伟大”,在各种文字里都是极好的褒义词。笔者本名“邓天纵”,在国民党反动派大喊“斩草除根”时,老师为了保护学生遂把我的名字改为“伟志”。待我长大以后,曾想改回原名,以便同姐弟在排序上保持一致。最终还是未改,其中虽然有不便的因素,但与恋“伟”之心也不是毫无关系。

      “伟大”之伟“度”,在“文革”中可能达到了登峰造极。四个“伟大”少一个不行,在“伟大”之前,还要加上个“最”字,一个“最”字太少,加两个,多的达四个、八个,可见“伟大”之威,可见“伟大”之不可代替性。

      在一篇文章中有几个“伟大”,虽有词藻贫乏之嫌,虽有多得令人发腻之感,但也无伤大雅。如果在百科全书里布满“伟大”,那就不行了。上世纪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几千门,每个学科都是“伟大的”, 每个学科里无不有几个学说、几个学派,也都是“伟大的”。不仅如此,在各个学科里,用今日时髦的话说,又有几位领军人物。他们个个都是很伟大的“领‘文’ 人物”呀!再加上,中国大百科力主打破了活人不上辞书的戒律。这么一来,已故伟人加在世伟人,那就是一个集团军哟!如此等等,在一部大百科全书中至少应该有一百万个“伟大”好写。百万“伟大”,后面的“的”字不算,也有二百万字,印出来足足要占两卷啊!这对于惜字如大有科全书来讲,是极大的浪费。再说,这“伟大”如何量化,也是一大难题。

      有鉴于此,中国大百科全书首任总编辑姜椿芳同当时的大百科总编委常务副主任于光远,以及副总编阎明复等人商量后,决定向中央打报告,提出在条目的释文中一律不用“伟大”。不论小条目、中条目,还是大条目,都不用。“都不用”,今天说来挺轻松,可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伟大”充斥报刊的情况下,告别伟大那可是晴天霹雳啊!那可是“大逆不道”的啊!看起来“大逆不道”,实际上,慎用“伟大”、少用“伟大”早已是人心所向了。自然,也是党中央之心所向。因此,中央很快批准,同意大百科释文不用“伟大”。

      尽管中央批准了,有些作者还是自觉、不自觉地写上“伟大”的字样。说“不自觉”,那是因为积习难改;说“自觉”,那是因为有人认为在传统上的“伟大人物” 之前,就是应当加上“伟大”,在百科中也删不得。可是,读过“伟大”,接触过“伟大”的百科人,还是把释文中的“伟大”删掉了。翻开七十多卷大百科的第一 版,在释文中找不到一个“伟大”。既然“伟大”还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许多卷的总论中还是有“伟大”的,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嘛!

      老实讲,“告别伟大”就是“思想冲破牢笼”的生动表现,就是破除迷信的光辉范例。不料,28年过去了,“告别伟大”之后,又迎来了数不清的“重要”和“高度”。讲话,不论讲的什么,没有不“重要”的;重视,不管是二尺半的重视,还是三尺三的重视,没有不“高度”的。看来百科人“告别伟大”的基本精神还是值得方方面面思考的。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9年2期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事先联系www.dengwei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