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 sind hier: 散文、诗歌、特写 > 人物 > 邓伟志的朋友 > 悼贾安坤 > 
ChineseEnglishDeutsch
17.4.2024 : 1:26 : +0200

散文、诗歌、特写

同学加兄弟 ——悼贾安坤

                                                   邓伟志

      贾安坤与我是“同学加兄弟”的关系。他是我半个多世纪前的同学。长期以来,不论他当总编还是局长,我们彼此见面从不称官衔,仍像同学时一样直呼其名。我们这样做是想在官气熏天的环境里留下一小块没大没小的乐土。我们更不会在官衔前再例行公事地加个“尊敬的”。可是,我们彼此间既“尊”又“敬”,亲如手足。贾安坤比我大一岁。近年他叫我喊他二哥(我俩共同的大哥是龚介民)。我也乐于喊他二哥。这不只是因为他长我一岁,更主要的是他水平比我高,本事比我大。

      这里先说两件事。

      2007年我作为全国政协常委,就农民土地流转、使用问题,送了个提案,受到国土资源部的赞赏。上海的《宣传通讯》作了摘发,还有些内刊全文刊出。我也因此得到农民欢迎,受到政协称誉。今天我要公开这个秘密。这份提案是逄树春、龚介民、贾安坤写的,主要执笔人是贾安坤。贾安坤根据他深入到上海的九星村等地的调查,写出来的。提案有材料、有观点、有异乎寻常的建议。一句话,埋头苦干的是贾安坤他们几位,抛头露面的是我邓伟志。贾安坤活着的时候是无名英雄。在他走了以后,我要把赞美声传给老同学听听。

      再一件事是,2008年12月 市委宣传部委托网宣办为我开了个“邓伟志评论研讨会”。依上级吩咐要以《怎样写评论》为题讲半小时。在我讲的时候,我感觉大家比较留心下面这段话:“要夹叙夹议,叙议兼容,只叙不议,失之过平,只议不叙,失之空泛。”这段话确实精到。现在我要告诉大家,这段话的知识产权属于贾安坤的。我在把《怎样写评论》 的讲稿写好后,深感自己是业余,想起了一个人是专业,他就是贾安坤,于是连忙发给他指正。他看了以后,打来电话,叫我加上他的这段得意之笔。我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意见,提笔加上了,现在看果然有效。可这见解又是贾安坤送给我的。

      贾安坤这个人,是个真实的人,敢说真话,会写讲真话的文章。他这个人,是个讲义气的人,路见不平,拔“笔”相助。他这个人,是个平凡的人,坐汽车,爱坐副驾驶的位子,车上就他一个人,他也不坐“首长”位子。他这个人,是个很有才气的人,讲话不用念稿子,出口成章,出口惊人。叫他念稿子,他会觉得别扭。他这个人是巨人。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把材料交给……”那材料是什么呢?是有关农民土地问题的材料。他的一生是同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联系在一起的。人,不论地位高低,只要能把心同人民群众的心连在一起就是巨人。 贾安坤就是彻头彻尾代表多数人利益的人,因此他是巨人。希腊神话讲,有个英雄,刀枪不出,可是,就怕脚后跟离开土地。后来他离开土地,便亡了。贾安坤从来没离开土地,临终还手握土地理论的材料。因此,贾安坤不会死,永远不会死,永远活在地上的人心中。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事先联系www.dengwei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