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 sind hier: 社会学、人类学 > 社会学 > 社会组织 > 社会建设中的社会组织 > 
ChineseEnglishDeutsch
24.4.2024 : 9:55 : +0200

社会学、人类学

活跃在社会建设中的社会组织日趋活跃

                                     邓伟志

      近年来,社会建设的蓬勃发展是同社会组织的不断壮大分不开的。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有多少学科就有多少学会,经济界有多少行业就有多少行会,社会事业有多少门类就有多少协会。工人有工会,妇女有妇联,残疾人有残联,佛教界有佛协,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组织。不仅如此,有些人同时为好多社会组织的成员。在很多省市区,社会组织成员的数量大于当地人口的数量。这是天大的好事。

      社会组织又称“第三部门”,意思是说:要治理好社会,一靠政府,二靠市场,三靠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排行老三。几何学告诉我们:两点成线,三点成面。成了面了,才能稳定。所谓“三足鼎立”也就是这个道理。社会组织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是社会发展的省力军。

      事实上,中国的社会组织在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打开国门时,社会组织发挥了民间外交的先行作用。先民间,后官方。在同海外华人的往来中,社会组织发挥了桥梁作用。很多外资是社会组织出面引进来的。很多建设项目是社会组织签约的。在改善两岸关系中,社会组织发挥了纽带作用,是社会组织促成了两岸“三通”。

      很多社会组织是人才库、智力库。人才、智力借用社会组织来交流、沟通。交流、沟通岂止是像加法那样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更重要的是能够刮起头脑风暴,让聪明才智呈几何级数地增长,并且能够变精神为物质,把才智转化社会财富。

      组织起来力量大。社会组织还是凝聚人心的场所。同一个组织同一条心。一人有难,大家支援。自己力不从心的,举社会组织之力就能“从心”。在社会组织中,潜移默化培养出了爱心,这爱心到一定时候就能溢于本组织之外,汇成大爱。在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中,有数不清的社会组织争先恐后地奔向灾区,这就是大爱的外延。

      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的助手,能起到政府起不到、也不应该起的作用。政府动员群众参与,只有有了社会组织才能便于扩大群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政府很想了解群众的诉求,有了社会组织,分散的小河沟变成了流速快、河床宽的大渠道,畅通的大渠道,更容易反映群众诉求。下情快速上达,上情快速下达。政府热心于提供公共服务。试问:你那公共服务提供给谁?有了社会组织才会有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受体。政府购买服务,请问:你向谁购买?有了社会组织才有购买的对象。一句话,只有有了社会组织,“政政府转变职能”才不是一句空话,才有转移出去的可能。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哪里的社会组织发育得好,那里的政府就是真正的有限政府,间接政府。政府离不开监督。失去监督的政府难免腐败。有了社会组织,群众对政府的监督才有力度和深度,政府也才能够真正成为廉洁、高效的政府。也只有这样的政府,才能真正成为社会建设的主导,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当然,我们也不能认为我国的社会组织已经十全十美。我国的社会组织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社会组织成长的生态环境来讲,有些人在社会组织的发展上,患有颇为严重的“恐惧症”,生怕社会组织添乱。这是杞人忧天倾。社会组织是安全阀,是上下之间矛盾的缓冲器、减压器。“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自己“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就会得到民众的拥戴。老实说,有些人之所以恐惧,不是别的,是惧怕社会组织揭短,是惧怕社会组织发挥了作用,自己就会失去 “寻租”的机会。如果不是这样,对“伙伴”、对“助手”,何惧之有?从社会组织自身的状况来讲,妨碍自身发育的也有两个问题:一是行政化倾向,社团总想拉个官儿进来,总想用科层制挤压社团的自治。二是赢利化的追求。明明知道自己是非赢利组织,却绞尽脑汁“赢利”,败坏了社会组织的声誉。因此,社会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学会自我管理。我们相信,只要社会组织自己争气,只要政府敢于放手,社会组织不仅会成为社会建设的省力军,而且会成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事先联系www.dengwei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