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 sind hier: 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 > 城市社会学 > 60年来上海在社会建设上的六大变化 > 
ChineseEnglishDeutsch
16.4.2024 : 18:08 : +0200

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

60年来上海在社会建设上的六大变化

                                   邓伟志

      上海解放60年来,在社会建设上发生了巨大变化。

      首先从社会的细胞——家庭说起。解放前,穷人娶不起妻子,很多富人是一夫多妻。解放以后,废除一夫多妻制。可是,已经一夫多妻的,只要本人不提出离婚,容许继续维持,有的一维持就维持到70年代。可现在是一点也看不到一夫多妻的痕迹了。即使有个别人包二奶,那也只能是偷偷摸摸地“在笼子里养金丝鸟”。一旦发现,立即取缔。解放前,男尊女卑。现在男女平权已成为基本国策。近年有人说上海男性是“小男人”,这自然是不准确的,可它折射出了上海实现了男权平等,同大男子主义的从前相比,男人是相对小了点。上海是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老人在上海特别受尊敬。敬老院拥有的床位数近年在直线上升。有些敬老院的设施与服务档次很高,可同发达国家相媲比。上海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正在向科学、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二,再从社会组织看,改革前社团屈指可数,可现在市一级的社会组织数以千年,社区的团队遍地开花。很多学会是人才库、智囊团。长期以来被视为禁区的慈善机构15年前在上海率先成立,把慈与善撒满浦江两岸。去年汶川地震时,上海的各类社会组织蜂涌而至,被灾民称为救命恩人。社会组织自立自强,正在成为政府得心应手的助手,成为治理国家的第三部门。

      第三,上海的社会秩序受到兄弟省市的赞颂。我们上海人尽管对上海的社会秩序不大满意,可是外省市认为上海的社会秩序还是好的,犯罪率低,越轨行为少。这要归功于国家制定的社会政策、社会规范比较健全。合情合理的社会规范把上海丰富的社会资源整合起来,向着和谐社会的目标迅跑。尤其是世博会在即,更加促使上海人努力落实“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既要让上海人的生活更美好,更要让七、八千万参加世博会的“地球村”里的人在上海生活更美好。

      第四,上海人的社会化水平在提高。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社会化,可是,“人猿相揖别”以后的二、三百万年间,人类的社会化水平是不一样的。社会学把青少年的社会化称作“初始社会化”。这个“初始”的年限在提前。过去讲“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时候,多少还有点夸张。如今是“少年不出门,早知天下事”。有的少年早就在互联网上做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毗邻”。成年人的社会化更不用说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市里经常下通知,要求市民不要围观外国人。原因是:物以稀为“奇”。来上海的外国少,人们自然要看稀奇。现在呢?多少万外国人在上海,外国人住进了社区。一个社区住三十多个国家的人。随时随地能看到黑人和白人,还要看什么稀奇呢?社会接触多了,社会互动也就多了,社会凝聚力也就大了。按照恩格斯的观点来推论,那就是人的社会化水平越高,人的动物性越少。人,才是大写的人。

      第五,上海社会流动的流速快、流量大。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只有五、六百万人。大家知道,上海的出生率是国内最低的,可是人口增长率又是很高的。户籍的开放,就是为社会流动开闸。社会的水平流动奔腾向前,社会的垂直流动胜过电梯。现在上海人口已达两千来万人。人口多,社会的分层也多。分层多,拉大了社会距离,增强了社会张力,这既是好事,可也带来了社会矛盾的高发期。不过,现代人的社会管理的水平在提高,会把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激化之前,从而推动社会流动的有序、均衡。

      第六,上海的社会建设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互动。自50年代初社会学教学与研究停办以后,上海于1979年率先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社会学系。现在上海的高校、科研、党校、军校里,已有十多个社会学院、系,市级党、政、人大、政协以及工青妇的研究室都设有社会处、 室、组。社会学运用在社会建设的实践中,社会建设的实践又丰富了社会学理论,政学同堂,成果累累,良性互动。一个全方位的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正在上海蓬勃展开。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事先联系www.dengwei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