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 sind hier: 社会学、人类学 > 社会学 > 社会组织 > 如何提升社会组织? > 
ChineseEnglishDeutsch
18.4.2024 : 15:56 : +0200

社会学、人类学

如何提升社会组织?

                                         邓伟志

      世博会是个地球村。来上海世博会的七千万人当中,几乎个个都是一个或数个社会组织的成员。地球村上的人往来,最普遍、最流行的身份是社会组织。它不代表政府,不必经议会通过就可以表态。它甚至连自己所在的社会组织也不代表,它只表明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影响。以会员或社会组织身份交往,有时可以没大没小, 没深没浅,而且容易有共同语言,不至于“对牛弹琴”,不至于话不投机,也不怕话不投机。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对接,有助于全球性的互联、互动。在开放当中, 社会组织是与国际接轨的宽轨,不是窄轨,是“不戴乌纱帽的先行官”。

      面对世博会这个地球村里的社会组织如此发达的现实,上海如何与之相适应呢?

      第一,要扩大社会组织与人口的比例。不少国家人口与社会组织数的比例为140:1,当然也有200人拥有1个社会组织的国家。即使退一步按照这个比例,在两千万上海人当中应当有10万个社会组织。可上海实际只有八千多个社会组织。上海的这个“八千多”,在省市的范围比是先进的,拿到国际上比则是落后的了。也许在人口众多的国家,不宜这样机械地计算,但是,中国的社会组织太少则是无可置疑的。

      第二,政府腾出空间。中国的社会组织发育不良,主要是因为应该由社会组织做的事被政府做去了。换句话说,是政府越位、错位了。因此,政府不转变职能,社会组织就不能发展。政府应当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政府从越位的地方退出来,社会组织才能进去。政府应当变直接政府为间接政府。只有在很多方面变成间接政府了,社会组织才能在“间接”这个空间里存在、成长。“间接”了,在政府与公民之间才需要中介,中转,社会组织才能成为绿色通道。“间接”了,政府才有廉政。

      第三,在政府购买服务方面,应当变定向为不定向。政府购买服务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一着,也是政府扶持社会组织的力点。可是,如今有些政府购买服务的做法,没有体现社会组织的法人平等。常常是不从社会组织的实际服务水平出发,而是纯粹从关系的疏密考虑,定向地购买服务。这有点像“指令性”经济,不利于社会组织的发展。政府应公正地对待社会组织,变定向购买服务为不定向购买服务。

      第四,在组织上要实行政社分开。过去政社那种“一而二,二而一”的组织形式,为政府越俎代庖大开方之门。近来有的地方提出“三分离”:机构分离、财务分离、任职分离,这是有益的尝试。“分”的结果,社会组织的自立、自力带来了自身的身强力壮。作为政府的助手、伙伴的社会组织身强力壮了,政府才有可能从不该管的领域里腾出手来管制度、管政策、管大事。政府强在了刀刃上,才是真正的强政府。因此,这种政社分离的“分”,是最有力、最实在的“合”。

      第五,在管理与扶持的关系上,尽可能往扶持上倾斜。政府对社会组织,一要管理,二要扶持。对组织严密的政府官员都要管理,对松散的社会组织还不需要管理吗?问题是在中国,政府是壮年,社会组织是少年。对少年更多的应当是关怀、扶持。就是要管也要以法来管,按章程来制约,实行柔性操作,避免主观随意性。管理不是设卡,管理是为了扶持。扶持要真心实意扶持,全方位扶持。前面讲中国社会组织数量少,孰不知现在在基层活跃着大量不是社会组织的社会组织,在他们身上洋溢着极为高涨的热情,只要我们在吸收他们的手续上能变审批制为登记制,社会组织就会如雨后春笋般篷勃发展。

      第六,社会组织要自立自治自强。社会组织的发育不良不完全是政府的责任,社会组织的自身建设也是大问题。非行政组织行政化,非赢利组织赢利化,还有些社会组织长期处于瘫痪状态,严重地扭曲了社会组织的形象。政府愈是放手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社会组织愈是要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愈是要学会办实事,办大事。

      社会组织的质和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人称社会组织为“第三部门”,是很恰当的。“第三部门”既不要凌驾于第一部门之上,也不要把自已贬为“臭老九”。社会组织要找准位置,选准角度,大显身手,为国家的经济繁荣、政治民主和社会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事先联系www.dengwei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