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 sind hier: 政治问题、政治社会学、政治经济学 > 政治体制 > 两会 > 交流交锋交融 > 
ChineseEnglishDeutsch
28.4.2024 : 16:40 : +0200

政治问题、政治社会学、政治经济学

交流交锋交融

 

 

                                               邓伟志

中国的“两会”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决策会议,代表三千多,委员两千多,合计五六千人。不过,最值得关注的还不是数量,而是这六千人的结构和水平。他们中有上层的有基层的,有老的有少的,工农商学兵,东西南北中,都有。在学这一行里,又是有文有理还有艺术。56个民族都有人参加。五大宗教一起步入人民大堂。“两会”是最大的人才库,最大的智力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两会”是状元大会师,状元大会考。如此广泛的代表性,可以实现大跨度的水平交流、多层次的垂直互动,还有不同利益的表达。人才各有所长,各显神通。在“两会”的交流中实现知识互补,思维共振。“今年春来早”。通过广泛交流,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都会求出“解”来,都会找到正确的途径。可以相信,在20133月的“两会”上经过代表委员的努力,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会产生美丽的火花。不过,也应当看到,在交流中难免出现湍流。交流中难免会产生交锋。不论是出席“两会”还是列席“两会”的官员,不论是在位的还是刚刚退位的官员,都要虚心听取交锋中的不同意见,悦耳的要听,刺耳的更要听,更要容。虚怀要若谷,不可虚怀若“杯”。茶杯、酒杯、咖啡杯都太小。虚怀若谷之“谷”,要像湖南九塞沟那样大的谷,要像云南横断山脉中的深谷,容得上面的风云,容得下边的急流。

对代表委员来讲,我们希望他们也能够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交锋。一方面看到,交锋是认识提升的千斤顶。地下两大板块的碰撞在中国顶出了被人称为地球“第三极”的喜玛拉雅山。交锋是严密的代名词,交锋是完善的沃土。在中国,别国也一样,很多有执行力的法规都是在交锋的高潮中诞生的。另一方面也要把握交锋的分寸。分寸是艺术,是高超的艺术,力求达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说自己重要,是责任心强的表现,是议政之必须。但是,“五个指头有长短”,“巨轮”还有10万吨级、60万吨级之分。说自己正确,是自信的表现,是参政者必备的气质。可是,自信离不开“信他”。学会尊重别人,这也是代表、委员的厚德。

今年的“两会”是十二届的第一次会议。会上要通过决议,讨论法规,还要选举新一届的国家领导人。在所有的议程中都求出最大公约数。求出的最大公约数在总体得益的前提下,也必然出现有的得益多,有的得益少。这就要顾大局,识大体。我们希望随着交流、交锋而来的是交融。交流、交锋中的“多”,要归于决议中的“一”。“一”仰仗交流中的“多”,才是大写的“一”,粗壮的“一”。

稳中求进,进中求稳,盼望“两会”成为稳的压仓石,进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