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 sind hier: 政治问题、政治社会学、政治经济学 > 公共政策 > 辩证地理解“顶层设计”  > 
ChineseEnglishDeutsch
19.4.2024 : 4:12 : +0200

政治问题、政治社会学、政治经济学

辩证地理解“顶层设计”

                                         邓伟志

      “顶层设计”,为什么会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高频词?发人深思。

      “顶层设计”本是系统工程中的一个专用术用。说的是“从高端出思路”。在当前深化改革的当口,把“顶层设计”引进经济工作中,意义非同寻常。

      我首先想到的是宋人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的名言:“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意思是,之所以不怕浮云挡住视线,是因为站在了高山之巅。是的, 事物有表有里,表象是既有真象,又有假象,难免有混淆视听的地方。可这没什么可怕,关键在于你站得高不高。站得高,浮云转瞬即逝。我们的经济工作也一样。 下面报上来的经济数字多数是实的,但是,有时也夹杂点虚的。“头戴三尺帽”的事并非罕见。比方说,大凡出现“局部之和大于整体”的情况,处于顶层的人就不难判断其中必然有失真之处。因此,顶层设计容易察真情,出实招。

      “顶层设计”能够“真”,还因为它“全”。坐井观天不知天有多广,出井观天则能知道天有多大。如果能够立于顶层呢?那就更能知晓“天外有天”了。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顶层设计就是全面设计。在经济上,就是要全面地处理好好工、农、商,一、二、三产业各部类之间的关系,全面地处理好经济活动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当然,更要全面地处理好近年不大提起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涉及经济制度的问题。如果眼界再开阔一点,还要全面地处理好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国内与国际的关系。生产是为了生活。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动力。社会的需要决定经济的布局和结构。经济与社会如果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也会拖经济的后腿。概括起来,在“十二五”开局前夕,于2010年底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倡的“顶层设计”是要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统筹安排,协调,均衡。

      在“顶层设计”中能看得全面了,也必然会从全面中找出“重点”。全面,不是“你半斤,我八两”,而是有轻有重,有缓有急。如今在有些人嘴里的“重要”二字 泛滥成灾。殊不知,都“重要”等于取消了重要。又一位宋代诗人说得好:“独上高楼云渺渺,天涯一点青山小。”不登高处,怎能明白自己那小山头是小的呢?可是,重点又不是“乱点鸳鸯谱”乱点出来的,是要放在全方位的坐标系中来考量的。这次经济工作会议认民生为重点,是因为从历史这一“维”来看,民生是过去夺 取政权的旗帜,是今天巩固政权的基石。民生是民意,是民心。从可能性这一“维”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已具有进一步改善民生的条件。再有一“维”,那就是,在民生上欠债太多。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得过大。不平则鸣,带来“维稳”的成本太高。弦绷得太紧,容易断裂。因此,关注民生既是当务之急,也是百年大计。

      经济是基础。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是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虽然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是,它一经产生就具有独立性,就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顶层设计,说穿了就是充分运用上层建筑的“第一个支配人”的这种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53页), 进行宏观上的政策设计,而不是微观管理。在当今中国就是要深化政治上层建筑的改革。要记住上层离不开下层,顶层离不开底层和基层。我们千万不能再搞什么 “上智下愚”。“高山高而望远,白云深而路遥。”注意从群众中吸取智慧的顶层设计,才是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设计,才不会是空中楼阁,不会是纸上谈兵, 才能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力量引导到改革开放中去。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事先联系www.dengwei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