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JSmenu5f7ef = new JSmenu(1,'JSmenu5f7efForm'); var eid5f7ef1=0;
Sie sind hier: 散文、诗歌、特写 > 人物 > 名人 > 孙中山社会建设思想的现实意义 > 
ChineseEnglishDeutsch
26.4.2024 : 20:45 : +0200

散文、诗歌、特写

孙中山社会建设思想的现实意义

                                                           邓伟志  

        孙中山先生早在《建国大纲》以及其它文章中,就曾提出社会建设。他说:“统一以后,则重心又移在社会问题。”他不仅把社会建设视为“重心”,还对社会建设做了系统论述,完整阐发。他的社会建设思想虽然没有在他手中变为现实,但是,他的先进理念启迪了后人。今天,我们的有些做法或多或少地、或直接或间接地继承和吸收了孙中山的思想,发展了孙中山的思想。

        孙中山先生在社会建设方面有哪些见解呢?

        第一,孙中山把“人本”、“民本”作为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孙中山脑子里充满着自由、平等、。他认为人人共处于世界大家庭;他认为,“中国者中 国人之中国”,一国之内,实行“民有”、“民享”、“民治”。“天下是人民公有的天下,国家是人民公有的国家”,人人平等,“无尊卑贵贱之分”,“无贵族、平民之阶级”;他认为人人“各尽其事,各执其业,各得其所”,“国家的利益大家可以均沾”,“全国男女,无论老少,都可以享乐”,“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共享安乐之幸福”;他认为人人具有极高的道德境界,“人人当以服务为目的”,“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世界来服务”,具备“为四万万人谋幸福”的博爱精神。

        第二,孙中山把“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中心。孙中山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他反复强调指出:“人类求生存是什么问题呢?就是民生问题。所以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在《社会主义之源流与实施法》一文中,孙中山又说,人类有“疾苦幸福之不同,生计实为其主动力”接着,他又把民生提到政治高度。他说:“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好像天空以内的重心一样。” “要把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种种中心都归之于民生问题,以民生为社会历史的中心。先把中心的民生问题研究清楚了,然后对于社会问题才有解决的办法。”在国家正在把民生作为“重心”的今天,重温孙中山的“民生动力论”和“民生中心论”,倍感亲切!

        第三,孙中山强调把国民素质作为社会建设的突出内容。孙中山所说的“心理建设”,实际上就是指的国民素质。他在倡导心理建设时,一再讲:“有道德始有国家,有道德始有世界”“我们要人类进步,是在造就高尚人格。要人类有高尚人格,就在减少兽性,增多人性。”“欲图根本救治,非使国民群怀觉悟不可”;“根本救国,端在唤醒国民”。他认为,惟有第一等的国民才能造成世界第一等的民国,在全体国民中树立国家意识,摒弃宗族意识,是国家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孙中山希望国人的“服务道德心发达”。“人人以服务为目的,而不以夺取为目的。聪明才力愈大者,当尽其才力,服千万人之务,造千万人之福。聪明才力略小者,当尽其能力以服十百人之务,造十百人之福。至于全无聪明才力者,亦当尽一己之能力,以服一人之务,造一人之福。”人只有树立利人、利国的思想, 立志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乐于奉献,才能达到现代国家对国民的基本要求。为什么中国人只有宗族观念,而无国家思想呢?他说,那是因为“我国自有历史以来,人 民屈服于专制政府之下,我祖我宗,以至于我之一身,皆为专制之奴隶,受君主之压制,一切不能自由。所谓国家者,亦不过君主一人一姓之私产,非我国民所有也。故人民无国家思想,且无国民资格。”孙中山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说得通俗一点,那就是:当人们认为国家的状况如何,自己管不了时,便不关心国家,只顾小家了。

        第四、孙中山强调把“民治”作为社会建设的组织保证。他的“民治”,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自组织”、自治自理的民间团体、群众团体。他认为地方自治团体,“不止为一政治组织,亦并为一经济组织”,是“一政治及经济性质之合作团体”。当今中国的社会组织不论总数还是人均数都在上升,可是也有阻力,有杂音。有些人远远落在一百年前的民主革命家的后头。孙中山如此强调民间的政治组织在今天看也是一种超前意识。

        第五、孙中山强调把“乡村建设”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孙中山在《农功》一文中,说:“以农为经,以商为纬,本末备具,巨细毕赅,是即强兵富国之先声,治国平天下之枢纽也。”孙中山从中国国情出发,既高度肯定农民的长处,又大胆指出农民的短处。他喊出“劳工神圣”。他主张“耕者有其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孙中山还非常关注土匪、游民的安置与改造。他向国民党一大提交了“感化并收容游民土匪提案”,建议“国家对于游民、土匪,于惩服的方法之外,须设法加以感化及收容。使其能获得从事于社会有益之工作之机会”。何谓“游民”?何谓“土匪”?“游民”和“土匪”又是如何形成的?“游民”和“土匪”怎么会增多的?这些都值得今人深思。

        孙中山的社会建设思想不是放大炮,是同他对国情的熟悉分不开的,是与他的世界眼光分不开的,还有,是与他后来得到共产党的帮助分不开的。

        一百年过去了。今天,在辛卵年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重温孙中山社会建设的论述,继承和弘扬孙中山的主张,要在中国共产党指引下,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更不是各取所需地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把社会建设搞好。

        下面提几点建议:一、要强调社会管理,更要强调社会服务。服务也是管理,而且是最有效的管理。要把“务”字下面的“力”字加大,把“管”字下面 的“官”字缩小,去官本位。官本位会弱化政府。二、力戒用社会管理取代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一个方面。只有抓好社会建设的整体才能抓好社会管理的局部。只谈社会管理,不谈社会建设,有失偏颇。不仅是要多谈社会建设,而且要把社会建设在“四位一体”地中的排序往前移。孙中山把社会建设作“重心”, 我们在近期排在第二位还不行吗?三、不要轻易抛弃中共中央确定的“小政府,大社会”方针,当前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机构太臃肿,官员多如蚁。社会主义就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主义。在不搞阶级斗争为纲以后,社会组织的功能更为突出。政府放权一寸,社会组织前进一尺。转变政府职就能带出社会组织壮大。强调有序参与是对的。但是必须明确:要有序就要有组织。社会组织不发达容易导致无序。当然,社会组织自身也要加强建设,去行政化,去盈利化。四、迅速把社会规范建设提到新高度。社会规范包括法律、纪律、社会政策、道德、宗教教规、乡规民约。要加强法治,但不能搞法律万能。在道德面临崩溃的时候,尤其要强调道德建设。道德是拿金钱买不到的。五、抓紧调整社会结构。社会结构不合理是社会矛盾加剧的源头。阶层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是深层次的问题。“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孙中山的乡村建设、孙中山的“扶助农工”,还要继续倡导。城乡结构既体现地区结构,也体现阶层結构。在中国,东部像欧洲城市,西部像非洲农村。工业化过程中是农业哺育工业,工业化之后就应当是工业哺育农业。要牢记孙中山的劳工神圣论,不要再以“廉价劳动力”而沾沾自喜。劳动力是人间最宝贵的。劳动力廉价不是以人为本。劳资两利。按资分配比重过大,按劳分配比重过小,既不符合共产党按劳分配为主的正确主张,也不符合孙中山“节制资本”的理念。六、加强对虚拟社会的管理和建设。这是孙中山所没有遇到的新问题。虚拟社会的管理和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社会一阵风,虚拟社会一层浪。 要用虚拟社会管理和建设的经验推动现实社会的建设,努力做到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交相辉映。

                                                    东方网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事先联系www.dengweizhi.com